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7页 |
·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 第13-21页 |
·产业集聚的内涵 | 第13页 |
·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国内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观点 | 第17-21页 |
·城市化理论综述 | 第21-24页 |
·城市化的内涵 | 第21-22页 |
·城市化的特征 | 第22-24页 |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相关性理论 | 第24-27页 |
3.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27-36页 |
·产业集聚、工业化与城市化 | 第27-29页 |
·产业集聚与工业化关系 | 第27-28页 |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 | 第28-29页 |
·产业集聚对城市化促进作用 | 第29-32页 |
·产业集聚为城市化要素集聚奠定基础 | 第29-30页 |
·产业集聚为城市化提供产业支持 | 第30-31页 |
·产业集群提升了城市竞争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 第31-32页 |
·产业集群优化了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结构 | 第32页 |
·城市化对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 | 第32-36页 |
·城市化为产业集聚提供了基础要素 | 第32-33页 |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 第33页 |
·城市化提供了产业集聚所需的制度、文化环境 | 第33-36页 |
4. 浙江省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分析 | 第36-59页 |
·浙江产业集聚的模式及其典型特征 | 第36-40页 |
·浙江集聚产业的确定 | 第36页 |
·浙江产业集聚的主要模式 | 第36-39页 |
·浙江产业集聚的典型特征 | 第39-40页 |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现状 | 第40-44页 |
·城市化发展历程 | 第40-41页 |
·城市化现状 | 第41-44页 |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相关性分析 | 第44-55页 |
·浙江省产业集聚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效应分析 | 第44-51页 |
·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空间集聚的作用 | 第51-55页 |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55-59页 |
·集聚产业发展层次低,缺乏竞争优势 | 第55-56页 |
·竞争合作不足,相对削弱了城市功能 | 第56页 |
·产业过度专业化危机,缺乏创新能力 | 第56-57页 |
·城镇体系结构不尽合理 | 第57-58页 |
·快速集聚导致“城市病”危机 | 第58-59页 |
5. 推动浙江省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 第59-64页 |
·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产业集聚 | 第59-60页 |
·加强城市规划,突出产业集聚功能 | 第59页 |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 第59-60页 |
·加强创新,推动集群产业升级 | 第60-61页 |
·坚持创新,维持产业集聚竞争力 | 第60页 |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高级生产要素 | 第60-61页 |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利于产业集聚的机制 | 第61-62页 |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61页 |
·改革行政区划体制 | 第61-62页 |
·完善融资体制 | 第62页 |
·构建节约型城市,合理配置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62-64页 |
·合理利用土地,克服资源“瓶颈”障碍 | 第62-63页 |
·加大环境的有效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63-64页 |
6.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81页 |
后记 | 第81-83页 |
详细摘要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