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临河坳陷低—高构造格局与断裂的关系及其演化与有利成藏区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构造特征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断裂特征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构造演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4 局部构造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5 存在问题第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第18-19页
    1.4 完成的工作量第19-21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1-35页
    2.1 构造背景第21页
    2.2 地层特征第21-25页
    2.3 生储盖特征第25-35页
        2.3.1 烃源岩特征第25-30页
        2.3.2 储集层特征第30-33页
        2.3.3 盖层特征第33页
        2.3.4 生储盖组合第33-35页
第三章 临河坳陷现今低-高构造格局特征与断层关系第35-66页
    3.1 低-高构造格局划分方法第35-37页
    3.2 生储盖岩系现今低-高构造特征第37-50页
        3.2.1 临河坳陷T_e(下白垩统顶)反射层现今低-高构造格局特征第37-45页
        3.2.2 临河坳陷T_(n1)(渐新统顶)反射层现今低-高构造格局特征第45-47页
        3.2.3 临河坳陷T_(n2)(中新统顶)反射层现今低-高构造格局特征第47-48页
        3.2.4 临河坳陷T_q(上新统顶)反射层现今低-高构造格局特征第48-50页
        3.2.5 现今低-高构造格局对比第50页
    3.3 断层特征与现今低-高构造关系第50-66页
        3.3.1 临河坳陷断层概况第50-52页
        3.3.2 低-高构造与断层的关系第52-54页
        3.3.3 杭五、杭后及复兴断层断面特征第54-57页
        3.3.4 杭五、杭后及复兴断层两侧岩层关系第57-62页
        3.3.5 杭五、杭后断层相关局部构造第62-66页
第四章 临河坳陷古低-高构造格局与断层演化第66-83页
    4.1 临河坳陷生储盖岩系低-高构造格局演化特征第66-76页
        4.1.1 下白垩统顶(T_e)低-高构造演化关系第67-71页
        4.1.2 渐新统顶(T_(n1))低-高构造演化关系第71-73页
        4.1.3 中新统顶(T_(n2))低-高构造演化关系第73-75页
        4.1.4 上新统顶(T_q)低-高构造演化关系第75-76页
    4.2 临河坳陷断层演化特征第76-83页
        4.2.1 断层活动性分析第76-80页
        4.2.2 断层演化剖面分析第80-83页
第五章 成藏有利区初步分析第83-100页
    5.1 临河坳陷含油气性第83页
    5.2 主要生储盖岩系油气运移特征第83-94页
        5.2.1 平面油气运移特征第84-89页
        5.2.2 剖面油气运移特征第89-93页
        5.2.3 油气运移模式第93-94页
    5.3 油气聚集初步有利区分析第94-100页
        5.3.1 下白垩统有利区分析第95-97页
        5.3.2 渐新统有利区分析第97-98页
        5.3.3 中新统有利区分析第98-99页
        5.3.4 上新统有利区分析第99-100页
第六章 取得认识与存在问题第100-101页
    6.1 主要认识第100页
    6.2 存在的问题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隐式曲面的三维树木建模及其可视化
下一篇:论行政复议司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