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图像变化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SAR 图像变化检测技术的发展动态 | 第8-11页 |
·影响SAR 图像变化检测性能的因素 | 第11-1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SAR 图像基本特性 | 第14-34页 |
·SAR 图像与光学图像的区别 | 第14-15页 |
·SAR 图像的几何特性 | 第15-19页 |
·比例伸缩 | 第16-18页 |
·平移与旋转 | 第18-19页 |
·几何变换模型 | 第19页 |
·SAR 图像的统计分布特性 | 第19-24页 |
·SAR 图像的相干斑特性 | 第24-26页 |
·SAR 图像的相干斑抑制方法 | 第26-33页 |
·均值滤波与中值滤波 | 第27页 |
·Kuan 滤波 | 第27页 |
·Lee 滤波 | 第27-28页 |
·Frost 滤波 | 第28-29页 |
·MAP 滤波 | 第29页 |
·小波滤波 | 第29-30页 |
·维纳滤波 | 第30页 |
·衡量相干斑抑制效果的指标 | 第30-31页 |
·相干斑抑制实验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SAR 图像配准 | 第34-58页 |
·图像配准的定义 | 第34-35页 |
·图像配准的一般模型 | 第35-39页 |
·仿射变换的概念 | 第36页 |
·仿射几何性质与仿射不变量 | 第36-39页 |
·图像配准的一般方法 | 第39-48页 |
·基于区域的图像配准 | 第41-44页 |
·相关系数法 | 第41-42页 |
·傅立叶变换法 | 第42-43页 |
·互信息量法 | 第43页 |
·各配准算法性能比较 | 第43-44页 |
·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 | 第44-48页 |
·不变矩法 | 第44-46页 |
·变换参数分离法 | 第46-47页 |
·空间关系法 | 第47页 |
·小波变换法 | 第47-48页 |
·基于轨道参数的SAR 图像配准 | 第48页 |
·图像配准精度的评估 | 第48-49页 |
·基于目标检测的SAR 图像配准算法 | 第49-57页 |
·基于目标分布特性的目标检测 | 第49-51页 |
·Delaunay 三角剖分 | 第51-52页 |
·图像配准 | 第52-54页 |
·配准效果的评价方法 | 第5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SAR 图像变化检测 | 第58-77页 |
·变化检测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 | 第58-60页 |
·基本概念 | 第58-59页 |
·数学模型 | 第59-60页 |
·SAR 图像变化检测的基本过程 | 第60-61页 |
·图像变化检测的基本方法 | 第61-66页 |
·基于简单代数运算的变化检测 | 第62-63页 |
·基于图像变换的变化检测 | 第63-64页 |
·基于图像分类的变化检测 | 第64-65页 |
·基于结构特征分析的变化检测 | 第65-66页 |
·门限的选择 | 第66-67页 |
·检测效果评价方法 | 第67页 |
·基于主分量分析的SAR 图像变化检测算法 | 第67-76页 |
·算法分析 | 第68-71页 |
·算法的高效实现 | 第71-72页 |
·数学形态学原理 | 第72-7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3-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
荣誉与奖励 | 第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