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白皮松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页
1 白皮松与白皮松林的研究进展第10-18页
   ·白皮松林的分布与适生条件第10-13页
   ·白皮松研究进展第13-16页
     ·白皮松种群生态学研究第13-14页
     ·白皮松群落结构与更新演替研究第14-15页
     ·白皮松演替规律的研究第15-16页
     ·白皮松林森林经营现状第16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研究地区的自然条件第18-26页
   ·研究地区的自然条件第18-22页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18-19页
       ·地理位置第18页
       ·气候第18页
       ·土壤与植被第18-19页
     ·太原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第19-20页
       ·地理位置第19页
       ·气候第19-20页
       ·土壤与植被第20页
     ·陕西韩城黄龙山自然保护区第20-21页
       ·地理位置第20页
       ·气候第20页
       ·土壤与植被第20-21页
     ·陕西屋梁山自然保护区第21页
       ·地理位置第21页
       ·气候第21页
       ·土壤与植被第21页
     ·甘肃天水小陇山试验林场第21-22页
       ·地理位置第21-22页
       ·气候第22页
       ·土壤与植被第22页
   ·各地所调查白皮松林型的划分第22-26页
     ·山西五鹿山、天龙山白皮松林林型第22-23页
     ·陕西屋梁山、韩城黄龙山白皮松林型的划分第23-24页
     ·甘肃天水小陇山白皮松林型划分第24-26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6-30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研究方法第26-30页
     ·生境研究方法第26页
     ·生境类型的划分第26页
     ·群落样地的选设第26页
     ·种类组成的区系地理分析第26页
     ·群落特征分析第26-27页
     ·群落分类方法第27页
     ·白皮松群落结构及生产力调查第27页
     ·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第27页
     ·群落内林下天然更新调查第27-28页
     ·白皮松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研究第28页
     ·白皮松分布格局的调查第28-30页
4 白皮松群落植物组成及区系分析第30-36页
   ·分析方法第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白皮松林植物组成第30-32页
     ·白皮松林的生活型谱第32-33页
     ·白皮松群落中植物的区系组成第33-34页
     ·白皮松群落物种频度分析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5 白皮松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第36-52页
   ·群落的外貌特征第36页
   ·群落结构分析第36-38页
   ·白皮松群落的水平结构第38-41页
     ·调查方法第38-39页
     ·分析方法第39-40页
     ·结果及分析第40-41页
       ·白皮松种群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分布格局第40-41页
       ·主林层主要的伴生树种的分布格局第41页
   ·白皮松种群的年龄结构第41-46页
   ·白皮松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第46-50页
     ·研究方法第46页
     ·群落水平上的多样性第46-47页
     ·结果及分析第47-50页
       ·白皮松群落不同层次的多样性比较第48-49页
       ·不同立地条件下白皮松林的多样性特征比较第49页
       ·立木层密度、海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49-50页
   ·小结第50-52页
6 白皮松的生长过程与白皮松林林分生产力研究第52-62页
   ·白皮松个体生长规律第52-55页
     ·直径生长第52-53页
     ·树高生长第53-54页
     ·材积生长第54-55页
   ·白皮松林林分生产力研究第55-59页
     ·山西五鹿山白皮松林的生产力第55-58页
       ·不同群落类型白皮松林的生产力第56-57页
       ·密度对于白皮松林分生长的影响第57-58页
     ·其他研究区域白皮松林的生产力第58-59页
   ·小结第59-62页
7 白皮松林的林下更新第62-66页
   ·山西五鹿山白皮松林下更新第62-64页
     ·不同立地条件对于更新的影响第62-63页
     ·不同群落类型下的白皮松更新第63-64页
   ·小结第64-66页
8 白皮松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研究第66-74页
   ·研究方法第66页
   ·生态位宽度的测定第66-68页
   ·结果与分析第68-72页
     ·白皮松群落乔木和灌木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第68-69页
     ·白皮松群落乔木和灌木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第69-71页
     ·白皮松群落乔木和灌木种群生态位重叠值的分配格局第71-72页
   ·小结第72-74页
9 白皮松资源的保护策略第74-76页
   ·白皮松资源现状及评价第74页
   ·白皮松资源保护措施及建议第74-76页
10 结果与讨论第76-78页
   ·结论第76-77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77页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表1 白皮松群落出现物种名录第82-84页
附图第84-86页
导师简介第86-88页
个人简介第88-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教师素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