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风景林抚育间伐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3页 |
| ·景观质量评价 | 第11-16页 |
| ·评价方法 | 第11-13页 |
| ·评价者 | 第13-14页 |
| ·评价途径 | 第14-16页 |
|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趋势 | 第16页 |
| ·森林抚育间伐 | 第16-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现代林业经营理论 | 第19-21页 |
| ·近自然林业 | 第19-20页 |
| ·生态系统经营 | 第20-21页 |
| ·林分结构研究 | 第21-23页 |
| 2 研究地区概况 | 第23-25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3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页 |
| ·林场的发展史 | 第23-25页 |
| 3 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 第25-41页 |
| ·林分结构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 ·林木空间结构特征 | 第26-28页 |
| ·基本概念 | 第26-28页 |
| ·调查方法 | 第28页 |
|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 ·结果分析 | 第28-41页 |
| ·侧柏林分 | 第28-34页 |
| ·油松林分 | 第34-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4 公众对风景林的喜好研究 | 第41-48页 |
| ·研究意义 | 第41页 |
| ·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 ·研究步骤 | 第42页 |
| ·因素集的确定 | 第42页 |
| ·照片准备 | 第42页 |
| ·照片加工 | 第42页 |
| ·隶属度的确定与数据获取 | 第42-44页 |
| ·数据处理 | 第44-46页 |
| ·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 ·公众对风景林类型的喜好 | 第46页 |
| ·影响景观的各因子重要度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5 抚育间伐木的选择研究 | 第48-62页 |
| ·风景林的合理空间结构探讨 | 第48-49页 |
| ·数据来源 | 第49页 |
| ·数据分析 | 第49-62页 |
| ·侧柏林分 | 第49-55页 |
| ·油松林分 | 第55-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6 间伐后的景观质量评价 | 第62-65页 |
| ·研究方法 | 第62页 |
| ·研究步骤 | 第62-65页 |
| ·图片准备 | 第62页 |
| ·景观评价 | 第62页 |
| ·评价结果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7 结论、讨论与创新 | 第65-68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西山侧柏、油松林分结构不合理 | 第65页 |
| ·公众对风景林的喜好 | 第65页 |
| ·抚育间伐可改善林分结构并提高景观质量 | 第65-66页 |
| ·讨论 | 第66-67页 |
| ·创新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
| 导师简介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