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项目背景 | 第9页 |
·北京市道路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国内外应用概况 | 第10页 |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类 | 第10-12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再生方式选择 | 第13-16页 |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 第13-15页 |
·各种再生技术的特点 | 第13-14页 |
·各种再生方法适用场合分析 | 第14-15页 |
·北京市再生方法选择依据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沥青路面再生材料的研究 | 第16-61页 |
·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 第16-41页 |
·试验研究方案 | 第16-18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 | 第18-23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23-31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 第31-41页 |
·冷再生用乳化沥青产品研发 | 第41-53页 |
·乳化沥青及其材料特征 | 第41-42页 |
·研发方法 | 第42-43页 |
·基于中海油沥青的乳化沥青性能指标 | 第43-47页 |
·基于中海油沥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 | 第47-48页 |
·基于中海油沥青的乳化沥青性能指标 | 第48-51页 |
·基于中石化油沥青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 | 第51-53页 |
·冷再生用泡沫沥青产品研发 | 第53-61页 |
·沥青发泡原理 | 第53-54页 |
·泡沫沥青开发条件 | 第54-55页 |
·泡沫沥青性能测试 | 第55-61页 |
第四章 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研究 | 第61-80页 |
·改性沥青再生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61-63页 |
·沥青和改性沥青的老化机理 | 第61页 |
·沥青与改性沥青的再生机理 | 第61-63页 |
·北京市旧改性沥青混合料源基本情况 | 第63页 |
·老化沥青回收方法探讨 | 第63-66页 |
·抽提方法与溶剂的选择 | 第63-64页 |
·阿布森法沥青回收法的改进 | 第64-65页 |
·改进的阿布森沥青回收方法的主要过程 | 第65-66页 |
·旧改性沥青回收的特别考虑 | 第66页 |
·旧沥青路面材料与再生沥青性能评价 | 第66-71页 |
·旧沥青的性质与评价 | 第66-67页 |
·集料的性质与评价 | 第67-68页 |
·再生剂性能及与旧沥青调配试验分析 | 第68-71页 |
·改性沥青的老化规律与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 | 第71-77页 |
·改性沥青的老化规律 | 第71-72页 |
·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 | 第72-77页 |
·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 第77-80页 |
·高温稳定性试验评价 | 第77-78页 |
·低温抗裂性试验评价 | 第78-79页 |
·水稳定性试验评价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沥青路面再生试验工程 | 第80-85页 |
·概述 | 第80页 |
·目标配合比设计 | 第80-85页 |
·材料评价 | 第80-82页 |
·级配设计 | 第82-84页 |
·最佳油石比确定 | 第84页 |
·混合料性能检验 | 第84-85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 | 第85-88页 |
·主要结论 | 第85-87页 |
·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