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我国南方牧草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3-19页 |
1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自然地理情况、气候土壤条件 | 第13-14页 |
2 我国南方牧草育种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我国牧草在品种资源收集利用、品种选育和育种技术上的现状 | 第14页 |
·南方在品种资源收集利用、品种选育和育种技术上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3 我国南方牧草育种存在的不足 | 第15-16页 |
·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不足 | 第15页 |
·育成的牧草品种数量少、科技含量低 | 第15页 |
·育种方法落后 | 第15页 |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牧草品种良种没有产业化 | 第15-16页 |
4 我国南方牧草育种研究发展方向 | 第16-19页 |
·抗旱耐瘠多年生牧草的选育 | 第16-17页 |
·培育高产、优质的牧草品种 | 第17页 |
·多熟期品种的选育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决明属牧草辐射育种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 第19-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半致死剂量的计算方法 | 第19-20页 |
·相关关系的确定 | 第20页 |
·辐射敏感性的划分 | 第2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出苗率和辐射剂量的相关性 | 第20-21页 |
·个决明品种的出苗率与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 第21页 |
·各决明品种的辐射敏感性划分 | 第21页 |
3 讨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决明属牧草~(60)Co-γ射线辐射选育研究 | 第23-48页 |
1 决明属牧草辐射M_1、M_2代盆栽试验 | 第23-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供试品种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处理 | 第23页 |
·试验安排 | 第23页 |
·试验观测 | 第23-24页 |
·测定项目 | 第24页 |
·同工酶谱分析 | 第24页 |
·RAPD分析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辐射处理对决明品种M_2代出苗率的影响 | 第25页 |
·辐射处理对M_1代决明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5-26页 |
·辐射处理对M_2代决明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6-29页 |
·辐射对决明品种植株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 第29页 |
·辐射对决明品种生殖生长的影响 | 第29-30页 |
·辐照对决明品种植株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0-31页 |
·酯酶同工酶谱分析鉴定 | 第31页 |
·RAPD分析 | 第31-33页 |
·提取的基因组DNA结果 | 第31-32页 |
·不同引物对决明品种辐射前后PCR扩增反应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页 |
2、决明属牧草辐射M_3代盆栽试验 | 第33-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供试材料 | 第33页 |
·试验安排 | 第33页 |
·观察和测定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辐射变异后代新品系的生殖生长特性 | 第34页 |
·辐射处理对M_3代决明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4-35页 |
·辐射处理对M_3代决明植株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3、决明属牧草辐射M_4、M_5代田间小区试验 | 第37-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试验安排 | 第37页 |
·观察和测定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6个决明牧草辐射变异株系后代品系的农艺性状 | 第38-41页 |
·植株的茎长 | 第38-39页 |
·植株的冠高 | 第39页 |
·植株的分枝数 | 第39-40页 |
·植株的茎叶比 | 第40-41页 |
·6个决明辐射变异株系后代品系的生殖生长期 | 第41页 |
·6个决明牧草辐射变异株系后代品系的植株地上部干重 | 第41-42页 |
·6个决明牧草辐射变异株系后代植株的营养成分 | 第42-45页 |
·植株的粗蛋白 | 第42页 |
·植株的粗纤维 | 第42-44页 |
·植株的粗脂肪 | 第44页 |
·植株的无氮浸出物 | 第44页 |
·植株的木质素 | 第44-45页 |
·植株的Ca含量 | 第45页 |
·RAPD分析 | 第45-4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