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戏曲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杨家将故事的渊源暨嬗变 | 第7-11页 |
二、研究现状、意义及方法 | 第11-15页 |
第一章 杨家将戏曲的演进及其发展脉络 | 第15-33页 |
一、产生期(从宋金院本到元明杂剧) | 第15-18页 |
二、发展期(明清传奇) | 第18-24页 |
三、演变期(地方戏曲) | 第24-33页 |
第二章 杨家将戏曲主题的变迁 | 第33-61页 |
第一节 悲歌慷慨的世代忠勇剧 | 第34-41页 |
一、讴歌勇猛和武略 | 第34-37页 |
二、教化忠节,表彰爱国主义 | 第37-41页 |
第二节 旌善锄奸的公案剧 | 第41-48页 |
一、再造历史人物,指斥奸邪,昭示冤屈 | 第41-45页 |
二、彰显忠奸正邪的较量,召唤清官直臣 | 第45-48页 |
第三节 悲欢离合的世态人情剧 | 第48-54页 |
一、英雄人物的世俗化 | 第48-51页 |
二、以人情对抗战争的世俗理想 | 第51-54页 |
第四节 打斗招亲式爱情剧 | 第54-61页 |
一、男将强婚女将式 | 第54-56页 |
二、英雄救美式 | 第56-57页 |
三、女将强婚男将式 | 第57-61页 |
第三章 杨家将戏曲的艺术价值 | 第61-75页 |
第一节 精彩纷呈的杨家将武戏 | 第61-68页 |
一、宏大壮美的群战戏 | 第62-65页 |
二、紧张刺激的短打戏 | 第65-68页 |
第二节 独具魅力的杨门女将英雄群体形象 | 第68-75页 |
一、兼具智勇和武略 | 第69-70页 |
二、蔑视礼教和反抗权贵 | 第70-72页 |
三、威武中不乏妩媚 | 第72-75页 |
第四章 杨家将戏曲的多样化美学风格 | 第75-85页 |
一、忠臣烈士的人生悲剧 | 第76-78页 |
二、打闹出幽默的风情喜剧 | 第78-80页 |
三、“苦乐相错”的人间悲喜剧 | 第80-85页 |
结语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