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信息社会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理论阐析 | 第13-25页 |
·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信息社会 | 第13-14页 |
·地方治理 | 第14-15页 |
·公民参与 | 第15-17页 |
·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 | 第17-20页 |
·信息社会: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时代背景 | 第17-18页 |
·地方治理:公民参与的有效空间 | 第18-19页 |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内在要求 | 第19-20页 |
·信息社会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作用 | 第20-25页 |
·促进地方政府的代表性和回应性 | 第20-21页 |
·确保地方治理中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 第21-22页 |
·弥补地方政府能力的不足 | 第22-23页 |
·提升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 | 第23-25页 |
第3章 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机遇与挑战 | 第25-35页 |
·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机遇 | 第25-29页 |
·开辟了地方治理中多元化和互动化的参与渠道 | 第25-27页 |
·增加了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 第27-28页 |
·提高了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意识 | 第28-29页 |
·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挑战 | 第29-35页 |
·参与过程中信息的客观性问题 | 第29-31页 |
·参与过程中的规范性问题 | 第31-32页 |
·参与过程中的平等性问题 | 第32-35页 |
第4章 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有序公民参与的对策分析 | 第35-45页 |
·转变地方政府官员观念,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 第35-37页 |
·推进地方政府政务公开,促进政民互动 | 第37-38页 |
·规范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秩序 | 第38-43页 |
·完善公民参与的法律体系 | 第38-40页 |
·健全网络伦理规范体系 | 第40-41页 |
·强化信息安全的技术保障 | 第41-43页 |
·加速信息化进程,跨越“数字鸿沟”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