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总论 | 第9-28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相关研究 | 第11-22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二) 研究工具与方法 | 第23-28页 |
第二部分 4~6岁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定量分析 | 第28-36页 |
一、合作背景:游戏活动为益发背景 | 第28-29页 |
(一) 游戏活动环节和过渡活动环节是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易发背景 | 第28-29页 |
(二) 随年龄的增长,合作行为日益集中在游戏活动中 | 第29页 |
二、合作主题:由人导向占主体 | 第29-31页 |
(一) 由人导向的合作行为略高于由物导向的合作行为 | 第30页 |
(二) 合作主题随年龄的增长,从由物导向向由人导向过渡 | 第30-31页 |
三、合作组织:幼儿自主形成占主导 | 第31-32页 |
(一) 幼儿自主形成的合作行为占主导 | 第31-32页 |
(二) 合作组织中不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 第32页 |
四、合作类型:以意向型合作为主 | 第32-33页 |
(一) 意向型合作是主要的合作类型 | 第33页 |
(二) 合作类型随年龄的增长而趋于多元化 | 第33页 |
五、合作结果:达成意图的结果居多 | 第33-35页 |
(一) 达成意图的结果多于未达成意图的结果 | 第34页 |
(二) 达成意图的结果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 第34-35页 |
六、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部分 4~6岁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定性研究 | 第36-54页 |
一、合作背景:制度的规定 | 第36-42页 |
(一) 活动的制定 | 第36-38页 |
(二) 精细的时间 | 第38-39页 |
(三) 场域的界限 | 第39-40页 |
(四) 规矩的活动室 | 第40-42页 |
二、合作主题:积极、发展的过程 | 第42-45页 |
(一) 过程的循序渐进 | 第42-44页 |
(二) 策略的运用 | 第44-45页 |
三、合作组织:主体的建构 | 第45-49页 |
(一) 不同的主体 | 第45-48页 |
(二) 友情的支持 | 第48-49页 |
四、合作类型:明确的目标 | 第49-51页 |
五、合作结果: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 第51-54页 |
(一) 达成意图 | 第51-52页 |
(二) 非预期结果 | 第52-54页 |
第四部分 教育建议——4~6岁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 第54-60页 |
一、采用多种措施,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 | 第54-55页 |
(一) 加强环境设计、营造合作氛围 | 第54页 |
(二) 创设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 | 第54-55页 |
(三) 提供合作的机会 | 第55页 |
二、指导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方法,促使其产生高效的合作行为 | 第55-56页 |
(一) 帮助幼儿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 | 第55页 |
(二) 指导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方法 | 第55-56页 |
(三) 鼓励幼儿练习、使用合作技能 | 第56页 |
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 第56-60页 |
(一) 对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 第56-57页 |
(二) 教师应从行动上真正成为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行为的支持者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