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导论 | 第7-10页 |
| 一、选题原由 | 第7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四、研究目的 | 第9页 |
| 五、创新点 | 第9页 |
| 六、研究方法 | 第9页 |
| 七、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 一、汉语格律诗概说 | 第10-11页 |
| 二、汉语格律诗的蒙译状况 | 第11-15页 |
| 1、汉语格律诗的引入 | 第11-13页 |
| 2、蒙语诗体的演变及蒙语格律诗 | 第13-14页 |
| 3、汉语格律诗的蒙译状况 | 第14-15页 |
| 三、“拓扑”理论与翻译 | 第15-19页 |
| 1、拓扑学概述 | 第15-16页 |
| 2、“拓扑”理论与翻译 | 第16-19页 |
| (1) 乔治·斯坦纳的“文化的拓扑结构” | 第16-17页 |
| (2) “拓扑”理论与翻译 | 第17-19页 |
| 四、汉语格律诗蒙译的“拓扑”过程 | 第19-33页 |
| 1、形式的转换 | 第19-28页 |
| (1) 押韵 | 第20-22页 |
| (2) 平仄 | 第22-24页 |
| (3) 对仗 | 第24-26页 |
| (4) 行数、字数 | 第26-28页 |
| 2、内容的转换 | 第28-33页 |
| 五、“拓扑”理论的启示 | 第33-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书目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