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儿童文学论文

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关系中的童谣研究--以校园“新童谣”为例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页
文献综述第6-8页
第一章 童谣的功能第8-16页
   ·教育、教诲功能的童谣第9-10页
   ·传承民俗文化的童谣第10-11页
   ·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童谣第11-12页
   ·游戏、娱乐功能的童谣第12-13页
     ·伴随动作游戏的童谣第12页
     ·培养语言能力的童谣第12-13页
       ·绕口令第12页
       ·颠倒歌第12-13页
     ·谜语类第13页
     ·逗趣类第13页
   ·时政童谣第13-16页
第二章 大众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冲击第16-21页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第16-18页
   ·大众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冲击第18-21页
     ·民间文化的清新质朴性受到侵蚀第18-19页
     ·民间文化的地域界限被打破第19-20页
     ·语言文化逐渐让位于视听文化第20-21页
第三章 校园“新童谣”的诞生第21-23页
   ·形式仍沿袭古制第21-22页
     ·顶针修辞格第21-22页
     ·夸张修辞格第22页
     ·仿拟修辞格第22页
   ·内容与格调有很大变化第22-23页
第四章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校园“新童谣”第23-28页
   ·大众文化的特征第23页
   ·大众文化对校园“新童谣”的影响与渗透第23-28页
     ·大众文化的反叛性与校园“新童谣”第23-25页
     ·大众文化的时尚流行性与校园“新童谣”第25-26页
     ·大众文化的消遣娱乐性与校园“新童谣”第26-27页
     ·大众文化的庸俗性与校园“新童谣”第27-28页
结论与启示第28-30页
 一、民间传统文化应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创新,保持自身特色第28页
 二、努力创新,使童谣适应时代,继续发挥其文化传承作用第28页
 三、保护好文化之根,保持民族的文化个性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1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31-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阴离子受体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研究
下一篇:压力控制弯针经小关节内侧穿刺腰椎间盘臭氧注射术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