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概述 | 第15-29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概念 | 第15-19页 |
·现有生活含义的概述及界定 | 第15-17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含义 | 第17-19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形态 | 第19-24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深刻内涵 | 第19-21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形态 | 第21-24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特征 | 第24-26页 |
·整合性特征 | 第24页 |
·主体性特征 | 第24-25页 |
·生长性特征 | 第25页 |
·开放性特征 | 第25-26页 |
·实践性特征 | 第26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认识误区解读 | 第26-29页 |
·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的消极适应 | 第26-27页 |
·并非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的否定 | 第27-28页 |
·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不再需要课堂灌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依据分析 | 第29-44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客观性依据 | 第29-36页 |
·是时代与社会的呼唤 | 第29-32页 |
·是大学生自身的诉求 | 第32-34页 |
·是教育内在性的要求 | 第34-35页 |
·思政教育困境的应对 | 第35-36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性依据 | 第36-40页 |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第36-37页 |
·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37-38页 |
·现代德育价值观理论 | 第38-39页 |
·结构主义的相关理论 | 第39-40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性依据 | 第40-44页 |
·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生活 | 第40-41页 |
·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生活 | 第41-42页 |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于生活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分析 | 第44-54页 |
·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的主要表征 | 第44-49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脱离现实生活 | 第44-45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践脱离现实生活 | 第45-49页 |
·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的主要原因 | 第49-54页 |
·价值取向的偏颇 | 第49-50页 |
·生活底蕴的剥离 | 第50-51页 |
·生活主体的失落 | 第51-52页 |
·生活现实的遗忘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原则与谋略 | 第54-71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原则 | 第54-55页 |
·人本性原则 | 第54页 |
·渗透性原则 | 第54-55页 |
·层次性原则 | 第55页 |
·发展性原则 | 第55页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谋略 | 第55-71页 |
·调整教育目标,实现目标的生活化 | 第55-58页 |
·调理教育内容,实现内容的生活化 | 第58-63页 |
·调节教育过程,实现过程的生活化 | 第63-67页 |
·调适教育方法,实现方法的生活化 | 第67-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