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符号说明 | 第16-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9-21页 |
·对选题的简要说明 | 第21-22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 第22-24页 |
·对基本概念的阐释 | 第24-31页 |
第2章 对网络标准竞争及其影响因素的评述 | 第31-51页 |
·网络标准竞争的复杂性 | 第31-32页 |
·网络消费者的偏好 | 第32-36页 |
·网络技术的特性 | 第36-38页 |
·网络消费者的预期 | 第38-41页 |
·网络技术的进入时间 | 第41-44页 |
·网络拓扑关系与网络结构 | 第44-45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45-47页 |
·论题的提炼及对关联因素的说明 | 第47-51页 |
第3章 对研究方法的评述和提炼 | 第51-62页 |
·对博弈论框架内相关研究的评析 | 第51-53页 |
·对新古典框架内相关研究的评析 | 第53-56页 |
·对ACE方法应用研究的评析 | 第56-59页 |
·研究方法的提炼 | 第59-62页 |
第4章 网络技术进步的分类和相关假定 | 第62-77页 |
·直接网络效应的技术属性与网络技术进步的分类 | 第62-66页 |
·间接网络效应的技术属性与网络技术进步的分类 | 第66-74页 |
·网络技术进步的外生假定 | 第74-77页 |
第5章 网络标准竞争中的稳定共存均衡 | 第77-98页 |
·模型的相关假定 | 第77-80页 |
·网络标准共存条件下厂商的最优行为 | 第80-85页 |
·网络厂商的反应函数的类型及网络分类 | 第85-87页 |
·网络标准竞争过程中存在稳定共存均衡的条件 | 第87-96页 |
·非线性网络效应条件下对结论的扩展和应用 | 第96-98页 |
第6章 厂商的“网络效应项技术进步”和“基本效用项技术进步” | 第98-126页 |
·网络技术进步的评价标准和两个补充假定 | 第98-100页 |
·网络技术进步的表述和可能的市场表现 | 第100-102页 |
·网络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函数与网络技术进步 | 第102-104页 |
·“网络效应项技术进步”的实现条件 | 第104-114页 |
·“基本效用项技术进步”的实现条件 | 第114-117页 |
·两类网络技术进步的社会福利 | 第117-121页 |
·案例分析 | 第121-126页 |
第7章 厂商的“兼容技术进步” | 第126-147页 |
·“兼容技术进步”的内部和外部约束因素 | 第126-128页 |
·网络厂商的兼容动机 | 第128-136页 |
·案例分析 | 第136-147页 |
第8章 结束语 | 第147-15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7-148页 |
·论文的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62-1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