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四节 术语界定与辨析 | 第16-20页 |
| 第五节 结构布局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34页 |
| 第一节 文献研究综述 | 第2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远程开放大学演变因素的调查研究 | 第34-48页 |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步骤 | 第34-36页 |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远程开放大学演变的历史进程 | 第48-58页 |
| 第一节 远程开放大学的史前期 | 第48-49页 |
| 第二节 远程开放大学的初创期 | 第49-51页 |
| 第三节 远程开放大学的发展期 | 第51-54页 |
| 第四节 远程开放大学的转型期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远程开放大学演变的动力机制 | 第58-83页 |
| 第一节 远程开放大学建制的背景 | 第58-62页 |
| 第二节 远程开放大学建制的外部动力机制 | 第62-71页 |
| 第三节 远程开放大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 | 第71-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六章 远程开放大学的发展趋势 | 第83-95页 |
| 第一节 远程开放大学发展趋势的模型建构 | 第83-88页 |
| 第二节 远程开放大学的多样化发展态势 | 第88-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第七章 亚洲远程开放大学演变的比较研究 | 第95-118页 |
| 第一节 亚洲远程开放大学的历史分期 | 第95-97页 |
| 第二节 亚洲远程开放大学的发展模式 | 第97-104页 |
| 第三节 亚洲远程开放大学的发展趋势 | 第104-110页 |
| 第四节 亚洲远程开放大学个案的比较研究:中国和印度 | 第110-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 第八章 中国远程开放大学的发展之路 | 第118-131页 |
| 第一节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演进历程 | 第118-123页 |
| 第二节 中国远程开放大学的发展展望 | 第123-1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3页 |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31页 |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132页 |
| 第三节 今后的研究展望 | 第132-133页 |
| 附录 | 第133-1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6-155页 |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5-156页 |
| 致谢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