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论第11-28页
 一、选题研究的依据第11-14页
 二、选题研究的现状第14-18页
 三、选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和基本框架第18-20页
 四、选题研究中的几个相关概念的界说第20-28页
第一章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产生和发展第28-46页
 一、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时代背景第28-33页
  (一)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产生和发展的国际背景第28-30页
  (二)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产生和发展的国内背景第30-33页
 二、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思想渊源第33-40页
  (一)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第33-36页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利益思想第36-39页
  (三) 波澜壮阔的中外现实社会实践第39-40页
 三、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发展脉络第40-46页
  (一) 建国前毛泽东国家利益观萌芽和产生的历史流变第41-43页
  (二) 建国后毛泽东国家利益观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梳理第43-46页
第二章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基本内容第46-96页
 一、毛泽东的国家安全利益观第46-60页
  (一) 毛泽东国家安全利益观的主要内容第47-55页
  (二) 毛泽东国家安全利益观的实践途径第55-60页
 二、毛泽东的国家政治利益观第60-72页
  (一) 毛泽东国家政治利益观的主要内容第60-65页
  (二) 毛泽东国家政治利益观的实践途径第65-72页
 三、毛泽东的国家经济利益观第72-84页
  (一) 毛泽东国家经济利益观的主要内容第73-79页
  (二) 毛泽东国家经济利益观的实践途径第79-84页
 四、毛泽东的国家文化利益观第84-96页
  (一) 毛泽东国家文化利益观的主要内容第85-89页
  (二) 毛泽东国家文化利益观的实践途径第89-96页
第三章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判断的主要影响因素第96-125页
 一、对时代主题的认识考量和现实依据第96-104页
  (一) 革命和战争与和平和发展的时代态势第96-100页
  (二) 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现实依据第100-104页
 二、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国家利益价值取向第104-112页
  (一) 主流意识形态是构建国家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第105-108页
  (二) 主流意识形态对国家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的影响与制约第108-112页
 三、阶级斗争的纯熟经验以及它的惯性思维冲击第112-118页
  (一) 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在中共赢得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第112-115页
  (二) 国内外特殊的环境与矛盾对阶级斗争惯性思维的深刻激荡第115-118页
 四、独具特色的个人思维方式与民族心理的交相辉映第118-125页
  (一) 强烈的忧患意识及其对新中国国家利益实践的影响第118-121页
  (二) 近代以来民族心理的缺位与对国富民强愿望渴求的反差第121-125页
第四章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评价第125-164页
 一、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第125-135页
  (一)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第125-129页
  (二)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是体现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思想基础第129-132页
  (三)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为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实践提供了基本思路第132-135页
 二、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基本特点第135-143页
  (一) 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第135-138页
  (二)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第138-140页
  (三)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协调一致第140-143页
 三、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历史局限性第143-155页
  (一) 对时代变化的个性化认识及其失误第143-147页
  (二) 对经济利益在整个国家利益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不足第147-152页
  (三) 传统义利观的消极影响第152-155页
 四、毛泽东国家利益观的启示第155-164页
  (一) 必须充分调动国家利益实践中的各种积极因素第155-158页
  (二) 必须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中各层次利益的关系问题第158-161页
  (三) 必须高度重视整体实力在维护国家利益中的作用第161-164页
结语第164-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4页
作者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和科研活动简况第174-176页
后记第176-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改良剂对砖红壤铅污染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理论与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