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融合的锅炉燃烧状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锅炉燃烧状态检测及控制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 ·国外的燃烧优化控制技术 | 第12-15页 |
| ·国内的燃烧优化控制技术 | 第15-17页 |
| ·燃烧优化控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 ·电厂信息化对课题研究带来的机遇 | 第19-20页 |
| ·信号的重构对锅炉控制优化的影响 | 第20-21页 |
| ·软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信息融合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5-28页 |
| 第二章 基于异类数据融合法测量风量及燃料量 | 第28-48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28-36页 |
| ·火电厂运行参数的特点 | 第29页 |
| ·测量数据的一致性检验 | 第29-30页 |
| ·数据滤波 | 第30-31页 |
| ·数据的融合 | 第31-36页 |
| ·基于软测量技术的异类数据融合方法 | 第36-39页 |
| ·基于回归分析的软测量建模 | 第36-38页 |
| ·数据加权融合算法 | 第38-39页 |
| ·基于软测量技术的异类数据融合结构 | 第39页 |
| ·风量测量模型及验证 | 第39-43页 |
| ·辅助变量的选择 | 第40-41页 |
| ·基于回归分析的软测量模型 | 第41-42页 |
| ·软测量模型的验证 | 第42-43页 |
| ·数据融合计算验证 | 第43页 |
| ·燃料量测量模型及验证 | 第43-46页 |
| ·辅助变量的选择及软测量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45-46页 |
| ·数据融合计算验证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基于信息融合的氧量软测量研究 | 第48-81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炉膛尾部烟气含氧量软测量的意义 | 第48-49页 |
| ·尾部烟气含氧量软测量的机理分析 | 第49-51页 |
| ·各影响因素对氧量软测量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 第51-56页 |
| ·煤质变化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 第51-55页 |
| ·漏风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 第55-56页 |
| ·未完全燃烧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 第56页 |
| ·基于信息融合的氧量软测量 | 第56-61页 |
| ·信息融合的基本结构介绍 | 第56-58页 |
| ·基于信息融合的氧量软测量模型结构 | 第58-59页 |
| ·基于信息融合的氧量软测量的验证 | 第59-61页 |
| ·基于信息融合的氧量软测量的实际应用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81页 |
| 第五章 动态过程中的风煤配比特性研究 | 第81-98页 |
| ·引言 | 第81页 |
| ·送风系统与制粉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81-83页 |
| ·制粉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 | 第83-85页 |
| ·制粉系统动态模型 | 第83-84页 |
| ·煤质在线分析对模型系数的修正 | 第84-85页 |
| ·送风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85-93页 |
| ·二次风系统结构 | 第85-87页 |
| ·二次风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87-89页 |
| ·二次风系统模型参数的求取 | 第89-91页 |
| ·二次风系统动态模型 | 第91-92页 |
| ·二次风系统动态模型的验证 | 第92-93页 |
| ·二次风系统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 第93-96页 |
| ·二次风模型特性分析 | 第93页 |
| ·二次风系统非线性结构对控制的影响 | 第93-94页 |
| ·二次风系统协调控制设计及仿真验证 | 第94-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98-100页 |
| ·结论 | 第98-99页 |
| ·展望 | 第99-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9-11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10-111页 |
| 详细摘要 | 第111-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