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网络安全预警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引言 | 第8页 |
·网络安全模型 | 第8-11页 |
·动态安全模型(P2DR模型) | 第8-10页 |
·网络主动防御安全模型 | 第10-11页 |
·网络安全预警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2页 |
·论文安排与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论文安排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网络安全预警技术 | 第14-33页 |
·攻击与复合攻击 | 第14-16页 |
·网络安全预警 | 第16-20页 |
·安全漏洞预警 | 第16-18页 |
·攻击行为预警 | 第18-19页 |
·攻击趋势预警 | 第19-20页 |
·网络安全预警系统体系结构 | 第20-22页 |
·基于代理的多层次网络安全预警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分布式网络安全预警体系结构 | 第21-22页 |
·网络安全预警技术 | 第22-32页 |
·基于攻击前提和攻击结果的预警技术 | 第22-23页 |
·基于系统状态的预警技术 | 第23-25页 |
·基于 HCPN的预警技术 | 第25-28页 |
·基于攻击意图的预警技术 | 第28-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隐马尔可夫模型及其在网络预警中的应用 | 第33-50页 |
·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33-38页 |
·马尔可夫链 | 第33-34页 |
·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34-36页 |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三类问题 | 第36-38页 |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预警模型 | 第38-45页 |
·观察层(报警信息层) | 第39-40页 |
·隐含层(攻击意图状态层) | 第40页 |
·报警信息产生概率的确定 | 第40-41页 |
·攻击意图状态间转移概率确定 | 第41-43页 |
·建立复合攻击的HMM模型 | 第43-45页 |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攻击预测算法 | 第45-49页 |
·复合攻击判别 | 第45-47页 |
·攻击意图识别 | 第47-48页 |
·攻击预测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预警原型系统设计 | 第50-58页 |
·系统需求与设计目标 | 第50页 |
·系统需求 | 第50页 |
·设计目标 | 第50页 |
·系统模型 | 第50-51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51-53页 |
·系统功能组成 | 第53-57页 |
·异常行为收集 | 第53页 |
·报警信息预处理 | 第53-54页 |
·复合攻击判别 | 第54-55页 |
·攻击意图识别 | 第55-56页 |
·攻击预测模块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系统关键模块实现 | 第58-67页 |
·数据库设计描述 | 第58-59页 |
·系统关键模块实现 | 第59-63页 |
·复合攻击判别的实现 | 第59-61页 |
·攻击意图识别的实现 | 第61-62页 |
·攻击预测的实现 | 第62-63页 |
·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