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国务院论文

我国行业性社团与政府关系模式探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10页
第一章 行业性社团与政府关系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0-20页
 第一节 行业性社团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3页
  一、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民间组织及社会中介组织第10-12页
  二、社会团体第12页
  三、行业性社团第12-13页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第13-15页
  一、公民社会理论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解释第13-15页
  二、行业性社团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定位第15页
 第三节 社团与政府关系的三种理论模式分析第15-20页
  一、全能主义理论模式第16页
  二、多元主义理论模式第16-17页
  三、法团主义理论模式第17-18页
  四、对三种理论模式的评价第18-20页
第二章 我国行业性社团与政府关系现状的实证分析第20-40页
 第一节 我国行业性社团与政府关系的现状描述第20-30页
  一、由政府组建的“官办”行业性社团所占比重较大第20-22页
  二、政府对行业性社团实施严格的双重管理体制第22-24页
  三、行业性社团过分依赖政府的行政体制第24-28页
  四、行业性社团对成员企业、对政府的功能缺失第28-30页
 第二节 我国行业性社团与政府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第30-35页
  一、行业性社团在组建和运作过程中的政府涉入第31-32页
  二、行业性社团对政府的依赖过强导致自治性差第32-33页
  三、行业性社团的“强梁”和“纽带”功能无法有效发挥第33-35页
 第三节 我国行业性社团与政府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40页
  一、政府行为目标的多重性导致对行业性社团定位缺乏准确性第35-36页
  二、政府职能的越位和错位导致行业性社团对其依赖过度第36-37页
  三、行业性社团自身能力不强导致功能缺失第37-40页
第三章 构建我国行业性社团与政府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第40-59页
 第一节 构建“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第40-46页
  一、构建“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的理论依据第40-41页
  二、构建“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的必要性第41-46页
 第二节 “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的内涵第46-51页
  一、行业性社团与政府的关系往来重在“平等”第47-48页
  二、行业性社团在自治基础上与政府开展合作第48-50页
  三、行业性社团真正成为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第50-51页
 第三节 构建“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的途径探讨第51-59页
  一、国家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第51-53页
  二、政府积极探索新型的管理体制第53-55页
  三、行业性社团逐步加强和完善自律机制第55-57页
  四、社会充分发挥力量强化对行业性社团的监督第57-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参考书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诗十九首综论
下一篇:高压脉冲电场常温快速提取动植物成分工艺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