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文献综述 | 第9-37页 |
一、古代医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阐述 | 第9-11页 |
二、近代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 第11-15页 |
三、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法的研究 | 第15-19页 |
四、西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 第19-32页 |
五、西医学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 | 第32-37页 |
实验研究 | 第37-50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38-43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43-50页 |
讨论 | 第50-70页 |
一、痛可舒立法原则及组方特点 | 第50-55页 |
二、痛可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形态学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三、痛可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PGE_2、6-keto-PGF_(1α)的影响 | 第56-58页 |
四、痛可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部内膜组织E-Cadherin、MMP-2、VEGF、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8-66页 |
五、痛可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部内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4页 |
附图 | 第84-90页 |
附加实验 | 第90-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