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 第15-20页 |
(一) 专业品德素质 | 第16-17页 |
1. 政治素质 | 第16页 |
2. 思想素质 | 第16页 |
3. 道德素质 | 第16-17页 |
(二) 专业知识素质 | 第17-18页 |
1. 本体性知识 | 第17页 |
2. 条件性知识 | 第17页 |
3. 普通文化知识 | 第17-18页 |
(三) 专业能力素质 | 第18-19页 |
1. 教育能力 | 第18页 |
2. 教学能力 | 第18-19页 |
(四) 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 第19-20页 |
二、济南市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第20-25页 |
(一)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 第20-21页 |
(二) 专业品德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1-22页 |
(三) 专业知识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2页 |
(四) 专业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2-24页 |
(五)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4-25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 第25-29页 |
(一) 个人层面的障碍性因素 | 第25-27页 |
1. 专业结构素质发展不均衡,理论与实践脱节 | 第25-26页 |
2. 专业发展情绪浮躁,专业发展方式单调 | 第26页 |
3. 自我专业发展规划意识欠缺 | 第26页 |
4. 社会实践能力薄弱 | 第26-27页 |
(二) 学校层面的障碍性因素 | 第27-28页 |
1. 职前教育的不利影响 | 第27页 |
2. 任职学校的不利影响 | 第27-28页 |
(三) 社会层面的障碍性因素 | 第28-29页 |
1. 社会地位不高的制约 | 第28页 |
2. 专业发展方式的制约 | 第28-29页 |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 | 第29-37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加强自我专业发展 | 第29-31页 |
1.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作学习型教师 | 第29页 |
2. 立足实践,勤于反思 | 第29-30页 |
3. 重视科研,开展行动研究 | 第30页 |
4. 乐于合作,重视专业对话 | 第30页 |
5. 客观自我评价,制定自我规划 | 第30-31页 |
(二) 创设支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环境 | 第31-35页 |
1. 发挥高等院校等教育机构的重要作用 | 第31-32页 |
2. 发挥任职学校的关键性作用 | 第32-35页 |
(三) 创设支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35-37页 |
1. 政府和社会加大支持力度 | 第35-36页 |
2. 建立和完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资格制度和专业标准体系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