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1 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意义 | 第11页 |
| 2 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1-18页 |
| ·酵母单杂交系统 | 第11-14页 |
| ·酵母单杂交系统产生的背景 | 第11-12页 |
| ·酵母单杂交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2页 |
| ·酵母单杂交系统的应用 | 第12页 |
| ·酵母单杂交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酵母单杂交系统的优缺点 | 第13-14页 |
| ·细菌单杂交系统 | 第14-16页 |
| ·细菌单杂交系统产生的背景 | 第14-15页 |
| ·细菌单杂交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5页 |
| ·细菌单杂交系统的进展及应用 | 第15-16页 |
| ·细菌单杂交系统的优缺点 | 第16页 |
| ·用于研究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的其他方法 | 第16-18页 |
| ·SELEX技术 | 第16-17页 |
| ·基因芯片技术 | 第17页 |
| ·凝胶阻滞实验 | 第17页 |
| ·足迹实验 | 第17页 |
|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第17页 |
|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 | 第17-18页 |
| 3 结核分支杆菌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 | 第18-20页 |
| ·结核分支杆菌转录调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8-20页 |
| ·研究ESAT-6、CFP-10转录调控的意义 | 第20页 |
| 4 本课题的意义、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20-22页 |
| ·研究意义及基本设想 | 第20-21页 |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本研究的目标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2-30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22-26页 |
| ·供试菌株和质粒 | 第22页 |
| ·实验所用菌株 | 第22页 |
| ·实验所用质粒 | 第22页 |
| ·抗生素 | 第22页 |
| ·培养基 | 第22-25页 |
| ·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25-26页 |
| ·酶与标准分子量 | 第26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 | 第26页 |
| ·E.coli XL1-Blue总DNA提取 | 第26-27页 |
| ·S.solfataricus P2不完全酶切基因文库构建 | 第27页 |
|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 | 第27-28页 |
| ·筛选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 第27页 |
| ·点种及培养方法 | 第27-28页 |
| ·筛选平板生长情况的观察 | 第28页 |
| ·酶切位点修饰与载体多克隆位点改造 | 第28-29页 |
| ·酶切位点修饰 | 第28-29页 |
| ·多克隆位点改造 | 第29页 |
| ·共转化子的制备与筛选 | 第29页 |
| ·共转化子中质粒的分离与鉴定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载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结果 | 第30-49页 |
| 1 细菌单杂交系统报告载体的构建 | 第30-46页 |
| ·His3-aadA目的片段的获得 | 第30-33页 |
| ·E.coli XL_1-Blue报告菌株总DNA提取 | 第30页 |
| ·His3-aadA目的片段PCR扩增 | 第30页 |
| ·His3-aadA目的片段内部BamHI位点消除 | 第30-33页 |
| ·带有His3-aadA目的片段的初始报告载体构建 | 第33页 |
| ·初始报告载体功能验证 | 第33-36页 |
| ·重组报告载体的构建 | 第34-35页 |
| ·重组pTRG表达载体构建 | 第35页 |
| ·共转化菌株构建 | 第35页 |
| ·相互作用检测 | 第35-36页 |
| ·初始报告载体功能分析及改造策略 | 第36-41页 |
| ·His3-aadA序列上游随机片段间隔文库的准备 | 第36-37页 |
| ·共转化菌株构建及初筛 | 第37-38页 |
| ·共转化菌株复筛 | 第38页 |
| ·目的共转化菌株的质粒分离及测序 | 第38-39页 |
| ·报告载体酶切位点修饰 | 第39-41页 |
| ·报告载体多克隆位点改造 | 第41-42页 |
| ·含有双XcmI位点的媒介DNA片段的制备 | 第41-42页 |
| ·pBXcmT载体构建 | 第42页 |
| ·报告载体的功能验证 | 第42-46页 |
| ·S.solfataricus复制原点Oril引入报告基因上游 | 第42-45页 |
| ·共转化菌株构建 | 第45页 |
| ·相互作用检测 | 第45-46页 |
| 2 报告载体在鉴定结核分支杆菌新型转录因子中的应用 | 第46-49页 |
| ·3874R引入报告基因上游 | 第46页 |
| ·转录因子表达文库的准备 | 第46页 |
| ·共转化菌株的准备 | 第46-47页 |
| ·筛选共转化菌株,鉴定新的蛋白质-DNA相互作用 | 第47-48页 |
| ·具备相互作用的共转化菌株质粒分离及测序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总结和讨论 | 第49-59页 |
| 1 总结 | 第49-50页 |
| 2 讨论 | 第50-59页 |
| 附录 测序结果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