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1页 |
·背景与问题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综述与分析 | 第19-33页 |
·组合仿真理论 | 第19-25页 |
·组合仿真方法 | 第25-33页 |
·卫星导航系统仿真平台 | 第33页 |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第33-35页 |
·研究目标 | 第33-35页 |
·研究意义 | 第35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35-40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35-37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37-40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40-41页 |
第二章 组合仿真的概念研究 | 第41-59页 |
·组合仿真的基本过程 | 第41-43页 |
·组合仿真概念框架 | 第43-51页 |
·经典建模仿真框架 | 第43页 |
·基于多层次仿真模型描述的组合仿真概念框架 | 第43-51页 |
·仿真模型可组合性的参考模型 | 第51-58页 |
·仿真模型可组合性的定义 | 第51-53页 |
·可组合性的横向概念辨析 | 第53-55页 |
·仿真模型可组合性的分析框架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仿真模型的语法组合问题及组合性质分析 | 第59-83页 |
·仿真模型语法组合的问题分析 | 第59-63页 |
·仿真模型的语法描述 | 第59-61页 |
·仿真模型的组合失配问题 | 第61-63页 |
·类型系统概述 | 第63-65页 |
·类型系统的基本元素 | 第63-64页 |
·简单类型化的λ演算 | 第64-65页 |
·仿真模型定义语言的简单类型系统 | 第65-72页 |
·SMDL内置类型分析 | 第65-68页 |
·STS形式化定义 | 第68-72页 |
·类型组合匹配 | 第72-79页 |
·类型的组合匹配关系 | 第72页 |
·严格类型匹配关系 | 第72-74页 |
·子类型关系 | 第74-76页 |
·类型的弱化匹配关系 | 第76-79页 |
·基于类型匹配关系的组合性质分析 | 第79-81页 |
·基于模型接口类型的组合相容性及可替换性 | 第79-80页 |
·相容性分析 | 第80-81页 |
·可替换性分析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四章 仿真模型的语义描述及组合性质分析 | 第83-99页 |
·仿真模型语义组合问题分析 | 第83-84页 |
·仿真模型的语义描述 | 第84-88页 |
·模型语义的分类框架 | 第84-87页 |
·典型仿真模型表示方法的语义描述能力分析 | 第87-88页 |
·基于前后断言的仿真模型形式化语义描述及组合机制 | 第88-92页 |
·Hoare逻辑 | 第89-90页 |
·基于前后断言的仿真模型语义描述 | 第90-91页 |
·模型语义组合的推理机制 | 第91-92页 |
·仿真模型的语义组合性质分析 | 第92-95页 |
·语义相容性 | 第92-93页 |
·语义可替换性 | 第93-94页 |
·相容性与可替换性的关系 | 第94-95页 |
·支持语义组合性质分析的算法设计及实例分析 | 第95-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五章 扩展DEVS的仿真模型语用层次描述及组合性质分析 | 第99-124页 |
·语用层次的仿真模型组合需求 | 第99-101页 |
·行为建模方法概述 | 第101-105页 |
·UML行为建模机制 | 第101-102页 |
·自动机理论 | 第102页 |
·Euler网 | 第102-103页 |
·Petri网 | 第103页 |
·DEVS | 第103页 |
·进程代数 | 第103-104页 |
·行为建模方法小结 | 第104-105页 |
·DEVS模型的形式语义及行为等价性 | 第105-113页 |
·DEVS规范 | 第105-106页 |
·DEVS模型的形式语义 | 第106-108页 |
·DEVS模型行为等价性准则 | 第108-113页 |
·扩展DEVS形式规范支持语用层次仿真模型组合 | 第113-123页 |
·DEVS模型组合面临的问题 | 第114-115页 |
·基于角色-协议-协作(RPC)扩展DEVS形式规范 | 第115-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六章 模型驱动的多层次建模与集成 | 第124-148页 |
·模型驱动的组合仿真集成框架 | 第124-128页 |
·仿真领域对MDSD的借鉴与运用 | 第124-125页 |
·模型驱动的组合仿真集成框架 | 第125-128页 |
·支持层次化模型描述的精确元建模框架 | 第128-132页 |
·多层次组合建模的元建模需求 | 第128-129页 |
·元建模语言的选择 | 第129-130页 |
·支持层次化仿真模型描述的精确元建模框架 | 第130-132页 |
·面向卫星导航系统总体仿真的元模型设计 | 第132-146页 |
·卫星导航系统总体仿真的模型体系分析 | 第133页 |
·MSSD元模型 | 第133-140页 |
·SCM元模型 | 第140-141页 |
·REM元模型 | 第141-144页 |
·元模型变换 | 第144-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第七章 卫星导航仿真辅助开发与集成环境原型 | 第148-167页 |
·组合仿真开发环境的功能与组成 | 第148-152页 |
·系统目标与需求 | 第148-149页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149-151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151-152页 |
·核心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152-166页 |
·面向组合仿真的多层次建模工具 | 第152-154页 |
·模型组装及分析工具 | 第154-161页 |
·仿真运行支撑工具 | 第161-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6-167页 |
第八章 卫星导航系统的组合建模与仿真应用实例 | 第167-184页 |
·问题背景 | 第167-168页 |
·论文理论方法的应用思路及验证目标 | 第168页 |
·SVS模型体系分析 | 第168-171页 |
·多层次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 | 第171-176页 |
·模型组装及组合分析 | 第176-180页 |
·模型的组合与再组合 | 第176-178页 |
·模型组合分析 | 第178-180页 |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 第180-182页 |
·仿真模型组合理论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182-184页 |
第九章 结束语 | 第184-187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84-185页 |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185-187页 |
致谢 | 第187-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200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