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文章的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电力行业垄断的原因及分类 | 第15-18页 |
·电力行业垄断的原因 | 第15-16页 |
·产业的自然属性 | 第15页 |
·寡头垄断 | 第15页 |
·计划经济体制是产生电力企业垄断的体制根源 | 第15-16页 |
·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局部利益是电力企业垄断发展的土壤 | 第16页 |
·电力行业垄断的分类 | 第16-18页 |
·自然垄断 | 第16-17页 |
·经济垄断 | 第17页 |
·行政垄断 | 第17-18页 |
第3章 反电力行业垄断经营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 第18页 |
·垄断削弱了竞争 | 第18-19页 |
·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 第19页 |
·垄断容易滋生腐败 | 第19-20页 |
第4章 我国电力行业改革之评价 | 第20-25页 |
·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现状 | 第20-21页 |
·在一定程度上引进竞争机制 | 第20页 |
·推进政企分开 | 第20页 |
·监管体制有所改变 | 第20页 |
·电价形成机制落后 | 第20-21页 |
·对中国电力行业改革之评价 | 第21-25页 |
·电力反垄断改革取得的成绩 | 第21-22页 |
·电力反垄断改革的不足 | 第22-25页 |
第5章 国外反电力垄断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32页 |
·外国电力反垄断改革概况 | 第25-30页 |
·英国改革概况 | 第25-26页 |
·美国改革概况 | 第26-28页 |
·澳大利亚改革概况 | 第28-29页 |
·阿根廷改革概况 | 第29-30页 |
·日本改革概况 | 第30页 |
·国外电力改革的启示 | 第30-32页 |
·电力市场化是基本取向 | 第30-31页 |
·独立有效的监管机构 | 第31页 |
·完善电力反垄断法律体系 | 第31页 |
·重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第31页 |
·逐步推进改革 | 第31-32页 |
第6章 健全我国电力行业垄断经营的法律规制 | 第32-48页 |
·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 | 第32-35页 |
·对电力企业的不同环节区别对待 | 第32页 |
·维护有效竞争原则 | 第32-34页 |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 第34页 |
·合理协调反垄断竞争执法与行业行政监管 | 第34-35页 |
·继续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 第35页 |
·构筑多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5-36页 |
·加快《反垄断法》的制定 | 第35-36页 |
·修改和完善《电力法》 | 第36页 |
·对行业监管的规制 | 第36-39页 |
·规制监管机构的理论依据 | 第37页 |
·以权力制衡为规制的目标 | 第37-39页 |
·加强反垄断执法与行业监管 | 第39-42页 |
·尽快建立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 第39-40页 |
·建立现代监管制度 | 第40-41页 |
·应当分清反垄断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能分工 | 第41-42页 |
·加强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 第42-44页 |
·加大民事制裁力度遏制电力企业限制竞争行为 | 第44-48页 |
·立法现状 | 第44页 |
·行政责任的法律规定不足以禁止电力企业限制竞争行为 | 第44-46页 |
·民事责任对禁止电力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作用 | 第46-47页 |
·民事责任的具体完善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