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可靠性分析区间模型的若干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 ·引言 | 第13-15页 |
| ·不确定性来源及表现形式 | 第15-17页 |
| ·不确定性来源 | 第15-16页 |
| ·不确定性表现形式 | 第16-17页 |
| ·结构概率可靠性模型回顾 | 第17-23页 |
| ·随机模型 | 第17-19页 |
| ·模糊模型 | 第19-22页 |
| ·灰模型 | 第22-23页 |
| ·讨论 | 第23页 |
| ·结构非概率可靠性模型回顾 | 第23-28页 |
| ·凸模型 | 第24-26页 |
| ·区间模型 | 第26-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结构可靠性分析混合模型回顾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0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区间分析基础 | 第31-50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区间数基本概念 | 第32-35页 |
| ·区间数运算及代数性质 | 第35-36页 |
| ·区间向量 | 第36-38页 |
| ·区间扩张过估计问题 | 第38-49页 |
| ·经典扩张原理 | 第38-39页 |
| ·模糊扩张原理 | 第39页 |
| ·区间扩张过估计问题 | 第39-49页 |
| ·区间扩张的定义和性质 | 第39-41页 |
| ·函数区间扩张过估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 ·函数区间扩张过估计的近似解决方法 | 第42-48页 |
| ·区间扩张的精确解法 | 第48-49页 |
| ·讨论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三章 区间数比较方法评述 | 第50-64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区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 第50-52页 |
| ·区间数比较的确定性法 | 第52-56页 |
| ·比较法简介 | 第52-53页 |
| ·适用性分析 | 第53-54页 |
| ·层次关系分析 | 第54-55页 |
| ·讨论 | 第55-56页 |
| ·基于度的区间数比较方法 | 第56-61页 |
| ·比较法简介 | 第56-57页 |
| ·NSG 可能度法 | 第57-59页 |
| ·可接受度法 | 第59-60页 |
| ·模糊左关系法等 | 第60页 |
| ·可信度法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页 |
| ·讨论 | 第61-62页 |
| ·结语 | 第62-64页 |
| 第四章 结构元件区间可靠性分析 | 第64-91页 |
| ·引言 | 第64-65页 |
| ·区间变量 | 第65-66页 |
| ·结构区间可靠性分析的功能函数法 | 第66-68页 |
| ·结构区间功能函数 | 第66-68页 |
| ·计算方法 | 第68页 |
| ·结构区间应力-区间强度干涉模型 | 第68-70页 |
| ·区间可靠性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70-79页 |
| ·标准变换 | 第70-76页 |
| ·区间可靠性指标 | 第76-78页 |
| ·计算方法 | 第78-79页 |
| ·定义法 | 第78页 |
| ·直接区间运算法 | 第78页 |
| ·半解析法 | 第78-79页 |
| ·结构区间可靠性分析的可能度法 | 第79-83页 |
| ·结构安全可能度定义 | 第79-80页 |
| ·结构安全可能度性质 | 第80-82页 |
| ·基于可能度的结构安全性度量 | 第82页 |
| ·算例 | 第82-83页 |
| ·区间可靠度分析 | 第83-89页 |
| ·安全可能度与随机可靠度的关系 | 第83-88页 |
| ·结构可靠时 | 第83-84页 |
| ·结构失效时 | 第84页 |
| ·结构处于不定状态时 | 第84-87页 |
| ·安全可能度与概率随机可靠度关系图 | 第87-88页 |
| ·非概率区间可靠度 | 第88-89页 |
| ·算例 | 第89页 |
| ·结语 | 第89-91页 |
| 第五章 典型系统的区间可靠性分析 | 第91-101页 |
| ·引言 | 第91页 |
| ·典型系统的点可靠性 | 第91-94页 |
| ·串联系统 | 第92-93页 |
| ·并联系统 | 第93页 |
| ·先串后并系统 | 第93-94页 |
| ·先并后串系统 | 第94页 |
| ·表决系统 | 第94页 |
| ·准一致性 | 第94-95页 |
| ·典型系统的区间可靠性分析 | 第95-99页 |
| ·串联系统 | 第95-97页 |
| ·并联系统 | 第97-99页 |
| ·先串后并系统 | 第99页 |
| ·先并后串系统 | 第99页 |
| ·算例 | 第99-100页 |
| ·结语 | 第100-10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4页 |
| ·结论 | 第101-103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02-103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8页 |
| 致谢 | 第118-11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120页 |
| 附录A | 第120页 |
| 附录B | 第120-121页 |
| 附录C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