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35 mm高射炮简介 | 第7-10页 |
| ·火炮身管结构 | 第8-9页 |
| ·弹丸构造和作用 | 第9-10页 |
| ·膛炸原因分析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课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2 35 mm高射炮膛内弹道过程分析 | 第14-23页 |
| ·内弹道学基本理论 | 第14-16页 |
| ·内弹道学的发展 | 第14页 |
| ·枪炮射击过程中的内弹道循环 | 第14-16页 |
| ·数值模拟经典用内弹道学模型 | 第16-18页 |
| ·经典内弹道学数学模型 | 第16-17页 |
| ·钝感发射装药弹道分析与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 ·弹丸挤进压力 | 第18-23页 |
| ·弹带和膛线 | 第18-20页 |
| ·挤进压力计算 | 第20-23页 |
| 3 35 mm高射炮弹丸膛内运动数值模拟 | 第23-36页 |
| ·内弹道学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 ·MATLAB软件介绍 | 第24-25页 |
| ·内弹道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 第25-27页 |
| ·数值模拟解的验证和分析 | 第27-31页 |
| ·装填条件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 第31-35页 |
| ·挤进压力对内弹道诸元影响 | 第32页 |
| ·钝感剂含量对内弹道诸元影响 | 第32-35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4 35 mm多用途弹弹丸—引信系统的发射强度计算 | 第36-60页 |
| ·弹丸膛内受力分析 | 第36-42页 |
| ·火药气体压力 | 第37页 |
| ·惯性力 | 第37-38页 |
| ·弹带压力 | 第38-41页 |
| ·装填物压力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页 |
| ·弹丸强度计算的有限元法 | 第42-45页 |
| ·有限元法的优缺点 | 第43-44页 |
| ·有限元法的主要步骤 | 第44页 |
| ·ANSYS软件的优点 | 第44-45页 |
| ·弹丸引信系统的有限元计算 | 第45-60页 |
| ·弹丸引信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第45-53页 |
| ·弹丸引信系统物理模型的简化 | 第45-47页 |
| ·弹丸引信系统模型网格划分 | 第47-51页 |
| ·材料模型 | 第51-52页 |
| ·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 ·有限元求解过程 | 第53-60页 |
| ·有限元法的轴对称问题 | 第53-55页 |
| ·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 第55-57页 |
| ·载荷的移置 | 第57-60页 |
| 5 35 mm多用途弹弹丸—引信系统发射强度分析 | 第60-69页 |
| ·引信与弹体连接螺纹为M26时的弹丸—引信系统强度校核 | 第61-65页 |
| ·引信与弹体连接螺纹为M25时的弹丸—引信系统强度校核 | 第65-69页 |
| ·挤进压力的不同对弹丸—引信系统强度的影响 | 第65-67页 |
| ·钝感深度的不同对弹丸—引信系统强度的影响 | 第67-69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69-71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69页 |
| ·本文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