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离合器主要零部件分析与拓扑优化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立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7-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7-9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 ·静力学分析 | 第9-10页 |
| ·结构疲劳分析 | 第10-11页 |
| ·优化设计 | 第11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思路 | 第11-13页 |
| 2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第13-20页 |
| ·有限元法基本简介 | 第13-16页 |
|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13页 |
| ·有限元法基本思路 | 第13-16页 |
| ·有限元法分析流程 | 第16页 |
| ·有限元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6-20页 |
|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第16-18页 |
| ·弹性力学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 3 离合器部分零部件静力学和模态分析 | 第20-42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20-22页 |
| ·ANSYS软件简介 | 第20-21页 |
| ·ANSYS实体建模方法 | 第21页 |
| ·ANSYS单元类型选择 | 第21-22页 |
| ·波形片的分析 | 第22-29页 |
| ·波形片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 ·波形片静力学分析 | 第23-25页 |
| ·波形片模态分析 | 第25-29页 |
| ·夹持盘的分析 | 第29-32页 |
| ·夹持盘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 ·夹持盘静力学分析 | 第30-31页 |
| ·夹持盘模态分析 | 第31-32页 |
| ·从动盘毂的分析 | 第32-35页 |
| ·盘毂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盘毂静力学分析 | 第33-34页 |
| ·盘毂模态分析 | 第34-35页 |
| ·离合器盖的分析 | 第35-41页 |
| ·离合器盖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 ·离合器盖静力学计算分析 | 第36-38页 |
| ·离合器盖刚度计算试验验证 | 第38-40页 |
| ·离合器盖模态分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离合器部分零部件疲劳分析 | 第42-58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疲劳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42-49页 |
| ·疲劳分析理论 | 第42-47页 |
| ·MSC.Fatigue疲劳分析软件 | 第47-49页 |
| ·离合器部分零部件疲劳寿命计算 | 第49-56页 |
| ·波形片疲劳寿命计算 | 第49-53页 |
| ·夹持盘疲劳寿命计算 | 第53-54页 |
| ·盘毂疲劳寿命计算 | 第54-56页 |
| ·MSC.Fatigue软件与经验计算比较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离合器部分零部件拓扑优化 | 第58-71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拓扑优化理论 | 第58-63页 |
| ·拓扑优化理论基础 | 第58-62页 |
| ·ANSYS中实现拓扑优化的方法和步骤 | 第62-63页 |
| ·拓扑优化设计 | 第63-70页 |
| ·盘毂拓扑优化设计 | 第64-67页 |
| ·波形片拓扑优化设计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6 总结 | 第71-73页 |
| ·主要研究结果 | 第71-72页 |
| ·后续研究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