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文中所引部分缩略语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0-40页 |
第一章 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学特点 | 第10-23页 |
1 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学特点 | 第10-16页 |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毒株分类 | 第10-11页 |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变化趋势 | 第11页 |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1-16页 |
2 MD的发病机制 | 第16-23页 |
第二章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在肿瘤上的研究 | 第23-40页 |
1 微卫星 | 第23-27页 |
·微卫星的构成 | 第23页 |
·微卫星的特点 | 第23-24页 |
·微卫星DNA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 第24-25页 |
·微卫星的功能 | 第25-27页 |
2 微卫星不稳定性 | 第27-28页 |
·概念 | 第27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产生的原因 | 第27-28页 |
3 DNA错配修复系统 | 第28-30页 |
·DNA错配修复系统及其相关基因 | 第28-29页 |
·DNA错配修复系统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 第29-30页 |
4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肿瘤学上的应用研究 | 第30-40页 |
·HNPCC微卫星不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 第30-32页 |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 第32-34页 |
·其他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 第34-40页 |
下篇 试验研究 | 第40-62页 |
第三章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病毒感染 | 第40-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2 结果 | 第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鸡胚成纤维细胞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后三号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 第44-62页 |
1 试验材料 | 第44-4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45-50页 |
·样品采集 | 第46页 |
·基因组DNA的抽提 | 第46页 |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及引物合成 | 第46-48页 |
·PCR扩增 | 第48-49页 |
·琼脂糖电泳检测 | 第4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第49-50页 |
·银染 | 第50页 |
·结果判断标准 | 第5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0-55页 |
·部分微卫星位点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 | 第51-54页 |
·电泳结果统计 | 第54-55页 |
4 讨论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试验中配液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