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隐私权概述 | 第8-22页 |
第一节 隐私、隐私观念及隐私权 | 第8-16页 |
一、隐私 | 第8-10页 |
二、隐私观念 | 第10-12页 |
三、隐私权 | 第12-14页 |
四、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义和社会功能 | 第14-16页 |
第二节 隐私权保护的比较法观察 | 第16-20页 |
一、主要英美法系国家对隐私权的保护 | 第16-18页 |
二、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对隐私权的保护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与缺陷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刑事司法与隐私权的冲突与衡平 | 第22-29页 |
第一节 刑事司法保护隐私权的社会背景 | 第22-24页 |
一、隐私权在法律领域的拓展 | 第22-23页 |
二、人权保障的思想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刑事司法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 第24-27页 |
第三节 衡平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刑事证人隐私权的正当性与脆弱性 | 第29-38页 |
第一节 证人隐私保护的合理性分析 | 第29-34页 |
一、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 | 第29-31页 |
二、证人作证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三、证人地位的改善——权利义务对等 | 第32-33页 |
四、司法人性化——防止证人陷入“三难困境”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与证人隐私相关的制度评价 | 第34-38页 |
一、证人身份资料与隐私权 | 第34-36页 |
二、询问制度与隐私权 | 第36页 |
三、出庭质证与隐私权 | 第36-37页 |
四、证人宁居生活与隐私权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构建完善的证人隐私保护体系 | 第38-53页 |
第一节 隐私立法完善 | 第38-50页 |
一、确立我国的宪法隐私权 | 第39-41页 |
二、刑事诉讼法——补充和加强与隐私保护相关的原则性规定 | 第41-45页 |
三、证据规则——具体制度设计 | 第45-50页 |
第二节 人性司法 | 第50-53页 |
一、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 | 第50-51页 |
二、赋予证人法律协助请求权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