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暂缓起诉制度的概述 | 第13-21页 |
(一) 暂缓起诉制度的法律界定 | 第13-16页 |
1、概念 | 第13-14页 |
2、性质 | 第14页 |
3、暂缓起诉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 第14-16页 |
(二) 暂缓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1、暂缓起诉制度的确立符合现代刑法思想 | 第16-17页 |
2、暂缓起诉制度是现行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 | 第17-18页 |
3、暂缓起诉符合诉讼便宜主义的要求 | 第18页 |
4、暂缓起诉制度的确立是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 | 第18-19页 |
5、暂缓起诉制度符合诉讼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 | 第19-21页 |
二、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32页 |
(一) 暂缓起诉制度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 | 第21-24页 |
1、暂缓起诉制度在德国 | 第21-22页 |
2、暂缓起诉制度在日本 | 第22-24页 |
(二) 对我国适用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现状的审视 | 第24-32页 |
1、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的萌芽和尝试 | 第25-27页 |
2、适用暂缓起诉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发的争议 | 第27-32页 |
三、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构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32-37页 |
(一) 构建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 | 第32-34页 |
1、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使司法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 第32页 |
2、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我国公诉制度 | 第32-33页 |
3、顺应了国际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 | 第33页 |
4、有利于教育、改造、挽救未成年人 | 第33-34页 |
(二) 构建暂缓起诉制度的可行性 | 第34-37页 |
1、构建暂缓起诉制度具备法律前提 | 第34页 |
2、构建暂缓起诉制度拥有政策前提 | 第34-35页 |
3、构建暂缓起诉制度具有牢固的实践基础 | 第35-37页 |
四、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及完善 | 第37-47页 |
(一) 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设置的原则 | 第37-39页 |
1、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政策的原则 | 第37-38页 |
2、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的原则 | 第38页 |
3、注重制约与监督原则 | 第38页 |
4、综合治理原则 | 第38-39页 |
(二) 暂缓起诉的制度设置 | 第39-44页 |
1、暂缓起诉制度设置的内容 | 第39-40页 |
2、暂缓起诉制度的具体运作程序 | 第40-42页 |
3、暂缓起诉制度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42-44页 |
(三) 制度设计须解决的问题及其完善 | 第44-47页 |
1、在立法上给予明确确认 | 第44页 |
2、适当细化暂缓起诉的指导性标准 | 第44-45页 |
3、改革扩大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45页 |
4、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后社会帮教制度 | 第45-46页 |
5、引入刑事和解办案机制 | 第46页 |
6、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行使不起诉权的制约机制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