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序言 | 第8-14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8页 |
| 二 概念诠释 | 第8-10页 |
| 三 论文创新 | 第10页 |
| 四 内容分析 | 第10-11页 |
| 五 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六 基本史料介绍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巴林爱新荒”开垦历史背景 | 第14-21页 |
| 第一节 科尔沁左翼中旗概况 | 第14-17页 |
| 一、行政建制 | 第14页 |
| 二、领地划分 | 第14-16页 |
| 三、卓哩克图亲王世系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卓哩克图亲王的历次开垦 | 第17-21页 |
| 一、流民入垦 | 第17-18页 |
| 二、卓王私垦 | 第18-19页 |
| 三、官府设治 | 第19页 |
| 四、官垦蒙地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巴林爱新荒”开垦过程 | 第21-41页 |
| 第一节 开垦原因及计划 | 第21-23页 |
| 第二节 巴林爱新荒务局 | 第23-28页 |
| 一、荒务局的设置 | 第23-26页 |
| 二、招募护段马队 | 第26-28页 |
| 第三节 开垦过程 | 第28-39页 |
| 一、族内争界阻力 | 第28-30页 |
| 二、包揽大段风波 | 第30-33页 |
| 三、开鲁之乱的影响 | 第33页 |
| 四、展补荒地纠纷 | 第33-39页 |
| 第四节 设定镇基 | 第39-41页 |
| 一、私立小街基 | 第39-40页 |
| 二、设定通辽镇基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巴林爱新荒开垦影响 | 第41-49页 |
|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 第41-44页 |
| 一、私售户地 | 第41-43页 |
| 二、垦地永租 | 第43-44页 |
| 第二节 农耕村落与城镇的形成发展 | 第44-49页 |
| 一、农耕村落的形成和发展 | 第44-46页 |
| 二、通辽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 第46-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图 | 第53-55页 |
| 附图1-1 科尔沁左翼中旗全图 | 第53-54页 |
| 附图2-2 《通辽镇基执照》 | 第54-55页 |
| 附录 | 第55-60页 |
| 附录2-1:《丈放科尔沁和硕卓哩克图亲王所属巴林他拉至爱新庙牧场荒地章 程》 | 第55-56页 |
| 附录2-2:《开放巴林爱新荒地兼设通辽镇暨各项留界办法》 | 第56-59页 |
| 附录2-3:《结束全荒展补办法8条》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