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三) 研究方法及本文框架 | 第14-15页 |
一、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概况 | 第15-23页 |
(一)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1、第一阶段:“三检”并存阶段(1978 年-1998 年) | 第16页 |
2、第二阶段:“三检”合一阶段(1998 年-2001 年) | 第16页 |
3、第三阶段:“内外检”合并阶段(2001 年-) | 第16-17页 |
(二) 法律渊源及法律体系构成 | 第17-19页 |
1、国际条约 | 第17页 |
2、法律 | 第17-18页 |
3、行政法规 | 第18页 |
4、国家质检总局规章 | 第18-19页 |
(三)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进出口商品检验 | 第19页 |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 第19-20页 |
3、国境卫生检疫与处理 | 第20-21页 |
4、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 | 第21页 |
(四) 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作用 | 第21-23页 |
1、保证出口产品质量,维护中国商品国际形象 | 第21-22页 |
2、防止不合格货物和疫病疫情传入境内,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 | 第22页 |
3、建立了完善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体系和实验室网络体系 | 第22-23页 |
二、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3-35页 |
(一) 法律层面存在漏洞 | 第23-27页 |
1、法律之间存在冲突 | 第23-25页 |
2、法律规定滞后 | 第25-26页 |
3、内外检不统一、适用标准不统一 | 第26-27页 |
(二) 具体政策层面存在缺陷 | 第27-32页 |
1、技术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 | 第27-29页 |
2、法检目录存在缺陷 | 第29-31页 |
3、通关机制存在漏洞 | 第31-32页 |
(三) 执行层面存在不足 | 第32-35页 |
1、合格评定程序存在不足 | 第32-34页 |
2、过度关注出口,与应当关注进口的国际通行做法不符 | 第34页 |
3、存在重复检验问题 | 第34-35页 |
4、检测能力不足 | 第35页 |
三、完善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5-39页 |
(一) 建立统一的检验检疫法律体系 | 第35-37页 |
1、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检验检疫法律体系 | 第35-36页 |
2、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合格评定程序 | 第36-37页 |
3、完善法检目录 | 第37页 |
(二) 建立更加科学的检验检疫法律制度执行机制 | 第37-38页 |
1、要更加重视对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的控制 | 第37页 |
2、调整进出口工作重心,更加重视对进口货物的检验检疫 | 第37-38页 |
3、完善通关机制 | 第38页 |
(三) 提高落实检验检疫法律制度的保障能力 | 第38-39页 |
1、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 第38-39页 |
2、强化科技力量 | 第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