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一、无单放货概述 | 第15-25页 |
| (一) 无单放货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16-18页 |
| 1、无单放货的概念 | 第16页 |
| 2、无单放货产生的原因 | 第16-18页 |
| (二) 无单放货的当事人及其法律关系 | 第18-21页 |
| 1、托运人 | 第18页 |
| 2、承运人、实际承运人和承运人的代理人 | 第18-20页 |
| 3、港口经营人 | 第20页 |
| 4、收货人与提货人 | 第20页 |
| 5、银行 | 第20-21页 |
| 6、提单持有人 | 第21页 |
| (三) 无单放货的法律性质 | 第21-25页 |
| 1、对无单放货性质的不同观点 | 第21-22页 |
| 2、我国司法实践对无单放货的定性 | 第22页 |
| 3、对无单放货的法律性质的探讨 | 第22-25页 |
| 二、无单放货诉讼中的管辖权 | 第25-30页 |
| (一) 确定无单放货诉讼管辖权的原则 | 第26-28页 |
| 1、属地管辖原则 | 第26-27页 |
| 2、协议管辖原则 | 第27页 |
| 3、推定管辖 | 第27-28页 |
| (二) 提单管辖权条款的法律效力 | 第28-30页 |
| 1、选定的法院一般应与争议有一定的联系 | 第28-29页 |
| 2、提单管辖权条款应指定明确适格的法院 | 第29页 |
| 3、租约管辖权条款须被明示并入提单才有效 | 第29-30页 |
| 4、提单中全文附注租约管辖权条款才对提单受让人有效 | 第30页 |
| 5、提单管辖权条款一般只适用于合同之诉 | 第30页 |
| 三、无单放货诉讼案由的选择 | 第30-34页 |
| (一) 无实际承运人参与的无单放货 | 第31-32页 |
| 1、承运人或承运人指示他人向收货人无单放货 | 第31页 |
| 2、承运人或承运人指示他人向收货人以外的人无单放货 | 第31页 |
| 3、承运人的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无单放货 | 第31-32页 |
| 4、港务公司等无单放货 | 第32页 |
| 5、提货人的欺诈行为引起的无单放货 | 第32页 |
| (二) 实际承运人单独或参与的无单放货 | 第32-34页 |
| 1、实际承运人自行向收货人无单放货 | 第33页 |
| 2、实际承运人受承运人指示向收货人无单放货 | 第33页 |
| 3、实际承运人向收货人以外的人无单放货 | 第33-34页 |
| 四、无单放货诉讼中原、被告的认定 | 第34-40页 |
| (一) 无单放货诉讼中的原告是提单持有人 | 第34-36页 |
| 1、提单持有人的界定 | 第34-35页 |
| 2、提单持有人的诉权 | 第35-36页 |
| (二) 被告的认定 | 第36-40页 |
| 1、光船租船合同下承运人的识别 | 第37页 |
| 2、程租或期租合同下承运人的识别 | 第37-40页 |
| 五、无单放货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与诉讼时效 | 第40-46页 |
| (一) 无单放货诉讼中的举证问题 | 第40-43页 |
| 1、无单放货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41-43页 |
| 2、提单持有人举证的证明程度 | 第43页 |
| (二) 无单放货的诉讼时效问题 | 第43-46页 |
| 1、选择不同诉由对无单放货的诉讼时效是否有影响 | 第43-44页 |
| 2、《海牙规则》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否适用于无单放货 | 第44页 |
| 3、时效的起算、中止与中断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