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目录(CONTENTS)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写作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资料来源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皮影的概述与山西侯马皮影的起源 | 第14-23页 |
·皮影的概述 | 第14-16页 |
·皮影的起源 | 第16-18页 |
·皮影的流派 | 第18-20页 |
·山西侯马皮影的溯源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山西侯马皮影的艺术特色、技法及区域对比 | 第23-31页 |
·山西侯马皮影的艺术特色 | 第23-28页 |
·侯马皮影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也是独树一帜 | 第23-25页 |
·侯马皮影的雕刻艺术 | 第25-27页 |
·侯马皮影的色彩应用 | 第27-28页 |
·山西侯马皮影的制作技法 | 第28页 |
·山西侯马皮影与陕西皮影的区别与联系 | 第28-31页 |
第三章 侯马皮影的现状及近年来的创新与保护 | 第31-36页 |
·当代侯马皮影的出现和发展 | 第31-32页 |
·进入市场的侯马皮影 | 第32-34页 |
·侯马皮影的保护 | 第34-36页 |
·政府在保护侯马皮影中的作用 | 第34页 |
·民间皮影的收藏与整理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侯马皮影的产业化发展 | 第36-43页 |
·侯马皮影产业化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 第36-37页 |
·侯马皮影产业模式创新 | 第37-38页 |
·创新之一:形成了适应不同市场情况的经营模式 | 第38页 |
·创新之二: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民间艺术产业基地 | 第38页 |
·创新之三:转型文化馆站职能,激发了文化干部的活力 | 第38页 |
·创新之四:强化产权意识,探索新的生产机制 | 第38页 |
·全力保本养源,方能根深叶茂 | 第38-40页 |
·文化企业要保护文化 | 第39-40页 |
·进一步理直气壮地保护和恢复传统手工业 | 第40页 |
·尽快组建政府和民间两个系统的抢保队伍 | 第40页 |
·立足理性分析,制定产业原则 | 第40-41页 |
·侯马皮影对侯马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一:侯马皮影“皮影艺人”调查表 | 第46-54页 |
附录二:相关照片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