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论文

两汉之际的厌汉与思汉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上篇第12-31页
 一、西汉末年的社会政治危机是厌汉舆论产生的根源第12-13页
 二、西汉末年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风气是推动厌汉舆论的重要因素第13-20页
  (一) 西汉末年的社会心理因素第14-16页
  (二) 西汉末年的社会风气第16-18页
  (三) 西汉末年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风气推动着厌汉舆论的发展第18-20页
 三、各种思想政治理论学说推动着厌汉舆论发展第20-25页
  (一) 五德终始说对厌汉舆论的推动第20-22页
  (二) 阴阳灾异学说对厌汉舆论的推动第22-23页
  (三) 谶纬学说对厌汉舆论的推动第23-25页
 四、厌汉舆论是汉政向新政的转化的理想招牌第25-30页
  (一) 儒士阶层的形成与"文吏"之争第25-26页
  (二) 儒士阶层对汉政的不满是推动厌汉舆论发展的内在动因第26-27页
  (三) 汉政向新政的转化是厌汉舆论的内在要求第27-30页
 五、厌汉舆论的影响和转化第30-31页
下篇第31-47页
 一、严刑峻法、天灾人祸是人心思汉的外在动因第31-33页
 二、社会各阶层共同的心理需求推动着思汉舆论的发展第33-37页
  (一) 社会下层心理需求第34页
  (二) 刘氏宗族与社会上层的心理需求第34-36页
  (三) 社会各阶层共同的心理需求是思汉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第36-37页
 三、各种思想政治学说是思汉舆论的理论和思想基础第37-42页
  (一) 对五德终始说的改造和再利用第37-39页
  (二) 正统观念的存在和复兴第39-41页
  (三) 谶纬思潮的双重意义和对思汉舆论的推动第41-42页
 四、思汉是对汉政的理性回归和完善的最好注解第42-46页
  (一) 以恢复"汉官威仪"为第一要务第43-44页
  (二) 东京汉政是对西京汉政的充实和完善第44-45页
  (三) 从制度上强化中央权威,确保汉政的有效实施第45-46页
  (四)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强化皇权汉政的思想第46页
 五、思汉舆论的影响及深远意义第46-47页
结语第47-5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0-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控制器接口电路设计研究
下一篇:随机利率下的年金及社会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