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测量关键技术及在自动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视觉测量技术 | 第11-18页 |
·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视觉测量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视觉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 | 第15-16页 |
·视觉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视觉测量的关键技术 | 第17-18页 |
·孔径的测量方法 | 第18-24页 |
·接触法测量孔径 | 第19-22页 |
·非接触法测量孔径 | 第22-24页 |
·课题背景 | 第24-2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工作创新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喷油器底座视觉测量系统 | 第28-39页 |
·喷油器底座视觉测量原理 | 第28-29页 |
·视觉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9-33页 |
·光源 | 第30页 |
·摄像机的选用 | 第30-31页 |
·光学系统 | 第31页 |
·图像采集卡 | 第31-32页 |
·视觉测量系统的实验台 | 第32-33页 |
·控制执行系统的设计 | 第33-37页 |
·分度盘 | 第34-35页 |
·上料机构 | 第35-36页 |
·定位装置 | 第36页 |
·分选机构 | 第36-37页 |
·软件的设计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视觉测量系统中的照明技术研究 | 第39-59页 |
·光源的基本概述 | 第39-43页 |
·光源的基本特性 | 第39-41页 |
·视觉检测系统中的常用光源 | 第41-42页 |
·LED光源 | 第42-43页 |
·视觉系统中照明技术的研究 | 第43-50页 |
·光源的照射方式 | 第43-44页 |
·物体的光反射与传送特性 | 第44-46页 |
·照明方式的研究 | 第46-47页 |
·照明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 | 第47-50页 |
·系统光源的设计 | 第50-58页 |
·多种照明方式的实验研究 | 第50-53页 |
·工件内表面反射光路分析 | 第53-56页 |
·均匀散射背光光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 第59-92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59-68页 |
·图像噪声类型 | 第59-61页 |
·图像滤波 | 第61-63页 |
·图像滤波实验分析 | 第63-68页 |
·阈值变换 | 第68-70页 |
·常用的阈值确定方法 | 第68-69页 |
·本文的阈值选取 | 第69-70页 |
·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 第70-80页 |
·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 | 第70-74页 |
·Hough变换 | 第74页 |
·喷油器底座图像的边缘提取算法 | 第74-80页 |
·亚像素定位算法研究 | 第80-91页 |
·拟合法 | 第81-84页 |
·矩法 | 第84-86页 |
·亚像素算法的实验研究 | 第86-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基于平面网格的二维视觉测量系统标定研究 | 第92-113页 |
·二维视觉测量系统成像数学模型 | 第92-95页 |
·理想变换模型 | 第92-93页 |
·摄像机镜头畸变模型 | 第93-95页 |
·靶标的选择与特征点提取 | 第95-100页 |
·精密靶标的设计 | 第95-96页 |
·靶标特征点的提取 | 第96-100页 |
·标定过程靶标平面的调整 | 第100-103页 |
·理论推导 | 第100-103页 |
·靶标平面的调整 | 第103页 |
·视觉系统的标定技术 | 第103-112页 |
·线性标定方法 | 第103-108页 |
·考虑畸变的标定方法 | 第108-110页 |
·分区线性标定方法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视觉测量系统的调焦研究 | 第113-130页 |
·调焦判别原理及调焦曲线特性分析 | 第113-116页 |
·调焦判别原理 | 第113-115页 |
·调焦曲线特性分析 | 第115-116页 |
·常用调焦评价函数综述 | 第116-120页 |
·时域分析法 | 第116-118页 |
·频域分析法 | 第118-119页 |
·信息学函数 | 第119页 |
·统计学函数 | 第119-120页 |
·调焦函数性能实验分析 | 第120-126页 |
·常用调焦函数对比实验 | 第120-124页 |
·调焦区域对调焦函数曲线的影响 | 第124页 |
·边缘点数对调焦函数曲线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光源强度对调焦函数曲线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调焦精度对标定参数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基于特征边缘的跟踪调焦评价函数 | 第127-129页 |
·基于特征边缘的跟踪调焦函数 | 第127-128页 |
·实验分析 | 第128-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七章 特征参数的计算及系统实验分析 | 第130-138页 |
·曲线拟合特征参数的计算 | 第130-132页 |
·圆拟合参数的计算 | 第130-131页 |
·同心度参数的计算 | 第131页 |
·同心度的实际测量方法 | 第131-132页 |
·测量原理误差 | 第132页 |
·工件测量实验分析 | 第132-134页 |
·误差分析 | 第134-138页 |
·修正误差 | 第134页 |
·工件调焦定位误差 | 第134-135页 |
·亚像素算法误差 | 第135页 |
·标定误差 | 第135-136页 |
·工件定位误差 | 第136-137页 |
·误差合成 | 第137-138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38-141页 |
·全文总结 | 第138-140页 |
·工作展望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49-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