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5页 |
| ·乳酸菌 | 第8页 |
| ·乳酸菌的定义及形态特征 | 第8页 |
| ·乳酸菌种类 | 第8页 |
| ·乳球菌属 | 第8页 |
| ·乳酸菌的分类鉴定 | 第8-9页 |
| ·乳酸菌的分类鉴定概述 | 第8-9页 |
| ·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依据及原理 | 第9页 |
| ·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依据 | 第9页 |
| ·16S rDNA 序列分析的原理 | 第9页 |
| ·γ-氨基丁酸(GABA)概述 | 第9-14页 |
| ·GABA 的结构与性质 | 第10页 |
| ·GABA 的生理功能 | 第10-13页 |
| ·降低血压 | 第11页 |
| ·治疗癫痫病 | 第11页 |
| ·抗心律失常作用 | 第11-12页 |
| ·调节激素的分泌及其生殖生理作用 | 第12页 |
| ·神经营养作用 | 第12页 |
| ·镇定,抗焦虑功能 | 第12页 |
| ·GABA 有助于抗衰老 | 第12-13页 |
| ·其他功能 | 第13页 |
| ·GABA 的天然分布 | 第13页 |
| ·GABA 的制备 | 第13-14页 |
| ·植物富集法 | 第13-14页 |
| ·微生物发酵法 | 第14页 |
| ·化学制备法 | 第14页 |
| ·本体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本体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 ·试验菌株 | 第15页 |
| ·试验常用培养基 | 第15-16页 |
| ·试验主要试剂和仪器及缓冲液 | 第16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22页 |
| ·菌株活化和保存 | 第16页 |
| ·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 ·形态学观察 | 第16-17页 |
| ·乳酸菌属特性的分析 | 第17页 |
| ·乳酸菌属内种的鉴定 | 第17页 |
| ·产γ-氨基丁酸乳酸球菌的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17-20页 |
| ·菌株培养及 DNA 提取 | 第17-18页 |
| ·乳球菌 DNA 纯度检测 | 第18页 |
|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16S rDNA 基因序列 | 第18-19页 |
| ·PCR 产物检测 | 第19页 |
| ·16S rDNA 序列的测序 | 第19页 |
| ·16S rDNA 序列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 | 第19-20页 |
| ·产γ-氨基丁酸乳球菌的发酵特性 | 第20-21页 |
| ·产γ-氨基丁酸乳球菌的活化及扩大培养基 | 第20页 |
| ·供菌株发酵特性测定 | 第20页 |
| ·pH 值的测定 | 第20页 |
| ·滴定酸度的测定 | 第20页 |
| ·游离氨基氮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 ·乳球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1页 |
| ·GABA 的测定 | 第21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2-33页 |
| ·菌株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 第22-24页 |
| ·16S rD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24-28页 |
| ·菌株总 DNA 的提取 | 第24-25页 |
| ·16S rDNA 基因扩增及测序 | 第25页 |
| ·16S rD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25-26页 |
|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6-27页 |
| ·16S rDNA 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 | 第27页 |
| ·16S rDNA 序列同源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7-28页 |
| ·产γ-氨基丁酸乳球菌的发酵特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8-33页 |
| ·发酵过程中pH 值变化特性研究 | 第28-29页 |
| ·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变化 | 第29-30页 |
| ·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氮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 ·发酵过程中的菌株生长特性研究 | 第31-32页 |
| ·发酵过程中的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研究 | 第32-33页 |
| 4 结论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