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论文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既有村镇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既有村镇建筑地基基础调研及加固方法 | 第14-27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既有村镇建筑地基基础调查研究 | 第14-21页 |
2-2-1 村镇建筑地基基础概况 | 第14-16页 |
2-2-2 既有村镇建筑地基基础的病害 | 第16-18页 |
2-2-3 既有村镇建筑地基基础病害原因分析 | 第18-20页 |
2-2-4 村镇房屋维修及地基基础加固的制约因素 | 第20-21页 |
§2-3 既有村镇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方法 | 第21-24页 |
2-3-1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定 | 第21页 |
2-3-2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中适用于村镇建筑加固的方法 | 第21-23页 |
2-3-3 其他适用于既有村镇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方法 | 第23-24页 |
§2-4 本文采用麦秸秆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法 | 第24-26页 |
2-4-1 麦秸秆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4-2 麦秸秆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法施工方法 | 第25页 |
2-4-3 麦秸秆石灰桩础两侧加固的加固机理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麦秸秆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第27-36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室内模型试验简介 | 第27-32页 |
3-2-1 试验装置 | 第27-30页 |
3-2-2 试验所用材料及准备 | 第30-32页 |
§3-3 试验概述 | 第32-36页 |
3-3-1 试验方案 | 第32页 |
3-3-2 试验步骤 | 第32-36页 |
第四章 试验数据分析和破坏特征分析 | 第36-55页 |
§4-1 素填土条形基础加载试验数据分析 | 第36-40页 |
4-1-1 试验现象 | 第37-38页 |
4-1-2 试验一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4-1-3 未加固的浅基础地基模型承载机理 | 第40页 |
§4-2 麦秸秆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试验数据分析 | 第40-45页 |
4-2-1.试验二试验现象 | 第41-43页 |
4-2-2 试验二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4-2-3.麦秸秆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后地基模型承载机理 | 第45页 |
§4-3 未加麦秸秆的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试验数据分析 | 第45-50页 |
4-3-1 试验现象 | 第46-48页 |
4-3-2 试验三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3-3 未加麦秸秆的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后地基模型承载机理 | 第50页 |
§4-4 麦秸秆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试验对比分析 | 第50-54页 |
4-4-1 麦秸秆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效果分析 | 第50-51页 |
4-4-2 麦秸秆石灰桩条形基础两侧加固地基应力分析 | 第51-52页 |
4-4-3 麦秸秆石灰桩加固主要作用因素分析 | 第52-53页 |
4-4-4 麦秸秆石灰桩加固机理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