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2. 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现状、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 第13-20页 |
| ·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现状 | 第13-14页 |
| ·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 ·有利于政府履行维护消费者权利的责任和义务 | 第14-15页 |
| ·有利于提升政府执政能力 | 第15-16页 |
| ·有利于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 第16-17页 |
| ·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 3. 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0-28页 |
| ·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 ·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第20页 |
|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不足 | 第20-21页 |
| ·食品安全认证体系有待加强 | 第21页 |
| ·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有待加强 | 第21页 |
| ·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 ·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存在缺陷 | 第22-23页 |
|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分析 | 第23-25页 |
| ·由“苏丹红”事件透视政府监管的失效 | 第25-28页 |
| ·“苏丹红事件”的始末 | 第25-26页 |
| ·“苏丹红”事件给我们的思考 | 第26-28页 |
| 4. 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方法 | 第28-41页 |
| ·完善政府监管组织结构 | 第28-30页 |
| ·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 第29-30页 |
| ·重新设计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分工 | 第30页 |
| ·加强监管手段的运用 | 第30-36页 |
|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第31-32页 |
|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第32-33页 |
| ·食品安全认证认可体系 | 第33页 |
| ·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体系 | 第33-35页 |
| ·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 第35页 |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 | 第35-36页 |
|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 | 第36-38页 |
|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6-37页 |
| ·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 | 第37-38页 |
| ·建立良好的政府监管外部环境 | 第38-41页 |
| ·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 第38-39页 |
|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的监督作用 | 第39页 |
| ·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 第39-41页 |
| 5. 结论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作者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