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27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金属铂抗癌药物的研究历程 | 第13-15页 |
| ·金属铂抗癌药物设计的新策略 | 第15-16页 |
| ·以G-四链体DNA为靶点的抗癌药物设计 | 第16-23页 |
| ·G-四链体DNA | 第16-22页 |
| ·识别G-四链体DNA化学小分子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 ·以端粒酶为靶点的抗癌药物设计 | 第23-25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 | 第24-25页 |
|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设计思路 | 第25-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第27-33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 ·实验设备 | 第28-29页 |
| ·合成路线 | 第29页 |
|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第29-32页 |
| ·配体的合成 | 第29-30页 |
| ·金属铂(Ⅱ)配合物A的合成及表征 | 第30页 |
| ·金属铂(Ⅱ)配合物B的合成及表征 | 第30-31页 |
| ·金属铂(Ⅱ)配合物C的合成及表征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铂(Ⅱ)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s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33-57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熔点分析 | 第33-34页 |
| ·PCR Stop分析 | 第34-35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5页 |
| ·荧光光谱 | 第35页 |
| ·圆二色谱 | 第35-36页 |
| ·实验用品 | 第36-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 ·实验内容 | 第38-40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38页 |
| ·DNA的预处理 | 第38页 |
| ·FRET melting实验 | 第38-39页 |
| ·PCR Stop实验 | 第39页 |
| ·紫外可见吸收滴定实验 | 第39-40页 |
| ·荧光滴定实验 | 第40页 |
| ·圆二色谱实验 | 第4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55页 |
| ·FRET melting实验 | 第40-47页 |
| ·紫外吸收滴定实验 | 第47-51页 |
| ·荧光滴定实验 | 第51-54页 |
| ·CD实验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铂(Ⅱ)配合物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63页 |
|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 第57页 |
| ·端粒酶活性检测实验 | 第57-61页 |
| ·实验用品 | 第57-58页 |
| ·实验所用溶液的配制 | 第58-59页 |
| ·TRAP实验 | 第59-6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1页 |
| ·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铂(Ⅱ)配合物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3-71页 |
| ·细胞增殖的检测方法 | 第63-64页 |
| ·细胞活性检测方法 | 第63页 |
| ·细胞周期分析方法 | 第63-64页 |
| ·实验用品 | 第64-65页 |
|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 ·实验仪器 | 第65页 |
| ·实验内容 | 第65-67页 |
| ·实验准备 | 第65-66页 |
| ·细胞培养 | 第66页 |
| ·细胞活性检测 | 第66-67页 |
| ·细胞周期分析 | 第67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7-70页 |
| ·金属铂(Ⅱ)配合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 ·金属铂(Ⅱ)配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68-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 ·总结 | 第71-72页 |
| ·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 附录 | 第81-89页 |
| 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个人简况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