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解缠算法研究
1 绪论 | 第1-18页 |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 第8-12页 |
·引言 | 第8-9页 |
·InSAR 成像的分类 | 第9-11页 |
·InSAR 成像与遥感 | 第11-12页 |
·InSAR 成像的应用 | 第12页 |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原理 | 第18-26页 |
·引言 | 第18页 |
·InSAR 成像的数学原理 | 第18-21页 |
·InSAR 成像数据处理的步骤 | 第21-26页 |
3 ERS-I/ERS-2、原始数据和参数介绍 | 第26-32页 |
·ERS-1 和ERS-2 卫星概况 | 第26-27页 |
·干涉数据描述 | 第27-29页 |
·ERS-1/ERS-2 Tandem 数据 | 第27-29页 |
·残余点及其判定方法 | 第29-32页 |
4 干涉相位图的二维相位展开 | 第32-59页 |
·引言 | 第32页 |
·干涉SAR 相位展开基本原理 | 第32-36页 |
·从一维相位展开到二维相位展开 | 第34-36页 |
·质量图以及与残余点分布的关系 | 第36-38页 |
·相位展开算法 | 第38-47页 |
·路径积分算法 | 第39-43页 |
·最小二乘算法 | 第43-47页 |
·算法融合 | 第47-51页 |
·两种算法融合的可行性 | 第48-49页 |
·两种方法解缠区域的分割与合并 | 第49-5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9页 |
5 总结 | 第59-60页 |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