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我国侦查制度及侦查人员作证制度概述 | 第1-11页 |
一、我国现行侦查制度概述 | 第8-9页 |
(一) 我国现行侦查制度的概念 | 第8-9页 |
(二) 侦查人员的范围 | 第9页 |
(三) 侦查的任务和手段 | 第9页 |
二、我国侦查人员作证制度现状 | 第9-11页 |
(一) 侦查人员作证制度的现行法律规定 | 第9-10页 |
(二) 我国侦查人员作证问题的立法动向 | 第10-11页 |
第二部分 我国侦查人员作证制度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 第11-14页 |
一、立法缺陷 | 第11页 |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4页 |
第三部分 国外有关侦查人员作证制度的先进经验 | 第14-20页 |
一、国外对侦查人员作证的立法规定 | 第14-16页 |
二、两大法系在侦查人员作证制度方面的理论发展 | 第16-20页 |
第四部分 侦查人员作证与普通证人的区别 | 第20-22页 |
一、侦查人员作为证人作证的公务性 | 第20页 |
二、侦查人员作为证人作证的事后性 | 第20-21页 |
三、侦查人员作为证人作证的倾向性 | 第21-22页 |
第五部分 在我国建立侦查人员作证制度的必要性 | 第22-29页 |
一、目前侦查人员不作证引发的问题 | 第22页 |
二、侦查人员作证符合现代证据法的要求 | 第22-24页 |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3页 |
(二) 直接言词原则或者排除传闻规则 | 第23-24页 |
(三) 证据充分暴露原则 | 第24页 |
三、符合现代刑事诉讼理论的要求 | 第24-26页 |
(一) 检警一体理论 | 第24-25页 |
(二) 程序控制理论 | 第25-26页 |
四、对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 第26-27页 |
(一) 侦查人员作证有助于理清一系列司法实践中的错误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诉讼理念 | 第26页 |
(二) 侦查人员作证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某些问题 | 第26-27页 |
(三) 侦查人员作证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 | 第27页 |
五、侦查人员作证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29页 |
(一) 刑事诉讼法是侦查人员作证的法律依据 | 第27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直接言词原则是侦查人员作证的直接理论根据 | 第27-28页 |
(三) 侦查人员作证并非“自我证明” | 第28-29页 |
第六部分 我国侦查人员作证制度的障碍 | 第29-32页 |
一、立法滞后 | 第29页 |
二、流水作业式的诉讼模式 | 第29页 |
三、检、警分离的现状 | 第29-30页 |
四、一些长期存在的错误思想观念 | 第30页 |
五、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对自身工作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七部分 完善侦查人员作证制度的建议 | 第32-39页 |
一、完善相应的原则和理念 | 第32-33页 |
(一) 构建侦查人员作证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32页 |
(二) 转变思想观念 | 第32-33页 |
(三) 理顺公检法之间的关系 | 第33页 |
二、完善我国侦查人员作证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3-39页 |
(一) 对现有法律的修改完善 | 第33-34页 |
(二) 侦查人员可以作证的内容 | 第34-36页 |
(三) 严格规范侦查人员书面证言的使用 | 第36-37页 |
(四) 明确规定侦查人员作证的例外 | 第37页 |
(五) 侦查人员作证的启动程序 | 第37-38页 |
(六) 规定侦查人员的伪证责任 | 第38-39页 |
第八部分 侦查人员作证对侦查工作的挑战及应对 | 第39-43页 |
一、侦查机关传统办案模式面临的挑战 | 第39-41页 |
二、应对侦查人员作证是提高刑事侦查队伍素质的机遇 | 第41-43页 |
第九部分 初步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书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