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保安处分概论 | 第8-25页 |
第一节 保安处分的概念与性质 | 第8-11页 |
一、保安处分的概念 | 第8-10页 |
二、保安处分的性质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保安处分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 第11-15页 |
一、保安处分的产生背景 | 第11-12页 |
二、保安处分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第三节 保安处分的理论基础及学派之争 | 第15-25页 |
一、保安处分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二、保安处分的学派之争——保安处分与刑罚的关系 | 第20-25页 |
第二章 保安处分的适用条件、对象及其种类 | 第25-34页 |
第一节 保安处分的适用条件 | 第25-27页 |
一、保安处分的客观要件:违法行为——适用保安处分的前提条件 | 第25-27页 |
二、保安处分的主观要件:人身危险性——适用保安处分的基本条件 | 第27页 |
第二节 保安处分的适用对象 | 第27-29页 |
一、人为对象的保安处分 | 第28-29页 |
二、物为对象的保安处分 | 第29页 |
第三节 保安处分的种类 | 第29-34页 |
一、对人的保安处分 | 第29-33页 |
二、对物的保安处分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人身危险性之考察 | 第34-39页 |
第一节 人身危险性的概念 | 第34-36页 |
一、人身危险性的概念 | 第34-35页 |
二、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的概念辨析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人身危险性的评估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法中的保安措施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法中保安措施的种类和性质 | 第39-43页 |
一、我国保安措施的种类 | 第39-42页 |
二、我国保安措施的性质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法中保安措施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一、法律依据不充分 | 第43-44页 |
二、司法程序不完整 | 第44-45页 |
三、制约机制不健全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我国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的构想 | 第46-56页 |
第一节 我国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理由 | 第46-49页 |
一、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符合世界刑法发展的趋势 | 第46-47页 |
二、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是我国目前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 第47页 |
三、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是弥补刑罚的不足,完善我国刑事制裁措施的需要 | 第47-48页 |
四、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是完善现有保安措施的需要 | 第48页 |
五、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符合我国保障人权的宪法要求 | 第48页 |
六、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符合我国的刑事政策 | 第48-49页 |
七、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其物质、观念基础和外部环境己经具备 | 第49页 |
第二节 我国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的构想 | 第49-56页 |
一、关于我国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的争论 | 第49-50页 |
二、我国保安处分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50-52页 |
三、我国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适用的程序要件 | 第52-53页 |
四、我国保安措施刑事立法化的种类设置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参考书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