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与拟创新点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拟创新点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基本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社区与社区建设的概述 | 第17-22页 |
·社区的概念、功能与分类 | 第17-19页 |
·社区的含义与要素 | 第17-18页 |
·社区的分类 | 第18页 |
·社区的功能 | 第18-19页 |
·社区建设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 第19-22页 |
·社区建设的内涵与原则 | 第19-21页 |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 第21-22页 |
第3章 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 第22-30页 |
·社区与社会的关系 | 第22-23页 |
·社区与社会的联系 | 第22页 |
·社区与社会的区别 | 第22-23页 |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第23-26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23-25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现实任务 | 第25-26页 |
·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26-30页 |
·社区是实现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衔接和互动的平台 | 第26-27页 |
·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 | 第27-30页 |
第4章 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概况 | 第30-41页 |
·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 | 第30-34页 |
·社区建设的历史 | 第30-32页 |
·社区建设的初步成果 | 第32-33页 |
·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 第33-34页 |
·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4-41页 |
·居民社区意识淡薄,社区参与不足 | 第35-36页 |
·社区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自治组织难以发挥其作用 | 第36-37页 |
·社区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无法满足居民需求 | 第37-38页 |
·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低,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 第38-40页 |
·法制规范不健全,社区建设保障不足 | 第40页 |
·社区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财力、物力、人力保障不足 | 第40-41页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区建设道路探析 | 第41-66页 |
·我国社区建设探索案例——以杭州拱墅区与成都成华区为例 | 第41-54页 |
·杭州市拱墅区社区建设经验 | 第41-46页 |
·成都市成华区社区建设经验 | 第46-54页 |
·拱墅区与成华区的共通点与特色 | 第54-58页 |
·社区建设的共通点 | 第54-56页 |
·社区建设的特色 | 第56-58页 |
·我国社区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 第58-66页 |
·提高居民社区意识,推动社区自治 | 第58-59页 |
·构建社区建设协作联动机制 | 第59-61页 |
·构建社区服务大体系 | 第61-63页 |
·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 第63-64页 |
·建立健全社区相关法律法规 | 第64-65页 |
·立足实际,建设特色社区工程(品牌社区)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