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应用及原理 | 第1-40页 |
| ·电子显示技术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 第7-14页 |
| ·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分类 | 第7-9页 |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的特点、种类及制备 | 第10-12页 |
| ·有机发光器件的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2-14页 |
| ·有机半导体材料 | 第14-24页 |
|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微观特征 | 第15-18页 |
|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光特性 | 第18-21页 |
| ·有机分子的激发态能量转移理论 | 第21-24页 |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原理和特性 | 第24-32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32-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 第二章 利用 DCM2 掺杂层制作有机电致白光器件 | 第40-63页 |
| ·有机电致白光器件概述 | 第40-43页 |
| ·实验 | 第43-46页 |
| ·实验及测试设备 | 第43-44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44页 |
| ·有机材料 | 第44-46页 |
| ·掺入DCM2 的Alq 层对有机电致白光器件色度的影响 | 第46-51页 |
| ·器件的结构 | 第46-47页 |
| ·DCM2 掺杂浓度对器件电致发光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器件绿光发光机制的探讨 | 第48-50页 |
| ·器件的性能 | 第50-51页 |
| ·引入QAD 对有机电致白光器件色度的影响 | 第51-57页 |
| ·器件的结构 | 第52-53页 |
| ·DCM2 掺杂浓度对器件电致发光的影响 | 第53-54页 |
| ·QAD 的引入对器件电致发光的影响 | 第54-56页 |
| ·器件的性能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第三章 基于铼(Re)配合物的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第63-80页 |
| ·三线态发光原理 | 第64-67页 |
| ·三线态发光原理 | 第64-65页 |
| ·三线态能量转移 | 第65-67页 |
| ·利用Re(co)_3cl-bathophenanthroline 制作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第67-76页 |
| ·样品的制备及器件结构 | 第68-69页 |
| ·Re-Bphen 和CBP 的光谱性能 | 第69-71页 |
| ·器件发光机制的研究 | 第71-74页 |
| ·器件的性能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摘要 | 第80-83页 |
| Abstract | 第83-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