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4页 |
·含油废水的来源及性质 | 第10页 |
·含油废水絮凝剂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无机絮凝剂 | 第10-13页 |
·有机絮凝剂 | 第13-16页 |
·絮凝的基础理论 | 第16-17页 |
·絮凝物的形成 | 第16页 |
·絮凝机理研究 | 第16-17页 |
·聚合氯化铝的形态学研究的理论 | 第17-21页 |
·聚合氯化铝水解聚合行为分析 | 第17-19页 |
·聚合氯化铝的结构特征 | 第19-20页 |
·聚合氯化铝形态检测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硅酸聚合机制的理论 | 第21-22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2章 试验内容、材料和方法 | 第24-27页 |
·试验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试验研究内容 | 第24页 |
·试验研究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试验设备与试剂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第3章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27-67页 |
·聚合氯化铝合成结果及分析 | 第27-31页 |
·聚合氯化铝的正交合成试验 | 第27-30页 |
·工业级原料合成聚合氯化铝 | 第30页 |
·聚合氯化铝的合成试验小结 | 第30-31页 |
·改性聚合氯化铝合成结果及分析 | 第31-37页 |
·COD的测定—重铬酸钾光度法 | 第31页 |
·聚硅酸的制备 | 第31-33页 |
·水玻璃模数的调整与确定 | 第33页 |
·改性聚合氯化铝制备参数确定 | 第33-37页 |
·改性聚合氯化铝的合成试验小结 | 第37页 |
·聚合氯化铝的水解聚合形态研究 | 第37-51页 |
·总铝量的测定 | 第37-39页 |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对PAC的形态分析工作曲线 | 第39-42页 |
·合成工艺条件对Al-Ferron络合比色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 第42-47页 |
·合成工艺条件对PAC溶液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47-51页 |
·改性聚合氯化铝的水解聚合形态研究 | 第51-57页 |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对改性PAC的形态分析工作曲线 | 第51-52页 |
·不同Al/Si对Al-Ferron络合比色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 第52-54页 |
·不同模数的水玻璃对Al-Ferron络合比色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Al/Si对改性PAC溶液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55-57页 |
·不同模数水玻璃对改性PAC溶液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57页 |
·聚合氯化铝与改性聚合氯化铝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含油废水絮凝处理效果研究 | 第58-67页 |
·PAC与改性PAC絮凝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1页 |
·PAC和改性PAC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物絮凝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PAC和改性PAC与壳聚糖的复配物絮凝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已发表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