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企业的供、产、销系统没有形成“链” | 第10页 |
| ·库存管理系统满足不了供应链管理的要 | 第10页 |
| ·企业之间协调性差,各厂商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第10-11页 |
| ·对不确定性问题的注重不够 | 第11页 |
| ·信息数据传递延迟 | 第11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供应链理论 | 第12-14页 |
|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 ·章节的安排模型记号 | 第16-18页 |
| 第2章 预备知识 | 第18-28页 |
| ·库存理论综述 | 第18-19页 |
| ·库存的定义及作用 | 第18页 |
| ·库存控制的内容及目标 | 第18-19页 |
|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 第19-22页 |
|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状况研究 | 第19-21页 |
|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优化 | 第21-22页 |
| ·多响应库存系统 | 第22-25页 |
| ·多响应库存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多响应库存系统的研究 | 第23-25页 |
| ·易变质物品库存模型的研究 | 第25-26页 |
| ·库存计价的基本方法 | 第26-28页 |
| ·先进先出法(FIFO) | 第26-27页 |
| ·后入先出法(LIFO) | 第27页 |
| ·平均成本法 | 第27页 |
| ·特定成本法 | 第27-28页 |
| 第3章 易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研究 | 第28-3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8-29页 |
| ·系统的运行环境 | 第29-31页 |
| ·Ⅰ类易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建立 | 第31-33页 |
| ·零售商的库存模型 | 第31页 |
| ·制造商的库存模型 | 第31-33页 |
| ·供应商的库存 | 第33页 |
| ·一体化库存模型 | 第33页 |
| ·Ⅱ类易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建立 | 第33-37页 |
| ·零售商的库存模型 | 第34页 |
| ·制造商的库存模型 | 第34-35页 |
| ·供应商的库存模型 | 第35-36页 |
| ·一体化库存模型 | 第36-37页 |
| 第4章 最优策略的确定 | 第37-50页 |
| ·计算n_P 与t_3 | 第37-38页 |
| ·生产部分 | 第37-38页 |
| ·e~(θt) 的近似替换 | 第38页 |
| ·Ⅰ类易变质物品库存模型的最优策略确定 | 第38-43页 |
| ·Ⅰ类易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的算法 | 第38-39页 |
| ·Ⅰ类易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的数值结果 | 第39-42页 |
| ·Ⅰ类易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的成本分 | 第42页 |
| ·Ⅰ类易变质物品的变质率的灵敏性分析 | 第42-43页 |
| ·Ⅱ类易变质物品库存模型的最优策略确定 | 第43-48页 |
| ·Ⅱ类易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的算法 | 第43-44页 |
| ·Ⅱ类易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的数值结果 | 第44-47页 |
| ·Ⅱ类易变质物品的库存模型的成本分析 | 第47-48页 |
| ·Ⅱ类易变质物品的变质率的灵敏性分析 | 第48页 |
| ·小结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