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枯草杆菌新型表达系统和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第15-17页
前言第17-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68页
 1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发展简史第18-19页
 2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概述第19-39页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特点第19-20页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宿主菌株第20-24页
     ·枯草杆菌宿主菌株第20-22页
     ·短短小芽孢杆菌宿主菌株第22-24页
     ·可作为宿主的其他种第24页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载体第24-32页
     ·自主复制载体第24-26页
     ·染色体整合载体第26-31页
     ·噬菌体载体第31页
     ·芽孢杆菌载体举例第31-32页
   ·芽孢杆菌的转化方法概述第32-39页
     ·感受态转化第32-37页
     ·原生质体转化第37-39页
     ·碱金属离子转化法第39页
     ·电转化第39页
     ·质粒的其它转移方式第39页
 3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基因表达概述第39-54页
   ·芽孢杆菌基因表达的特点第39-51页
     ·能够形成芽孢第39-40页
     ·多Sigma因子第40-41页
     ·启动子的特征第41-42页
     ·终止子第42页
     ·16S RNA 3’端序列第42-43页
     ·革兰氏染色与基因表达第43页
     ·外源蛋白的分泌表达第43-49页
     ·外源蛋白的细胞内表达第49-50页
     ·单基因受多调控基因调控第50-51页
     ·一个调控基因往往影响多个基因的表达第51页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中已表达的基因第51-54页
     ·已表达的真核基因第51-52页
     ·已表达的原核基因第52-53页
     ·蛋白质工程第53-54页
 4 枯草杆菌表达系统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第54-57页
   ·关于表达真核基因方面第54-55页
   ·关于表达酶的方面第55页
   ·关于表达杀虫晶体蛋白(ICP)方面第55页
   ·关于致病菌炭疽芽孢杆菌方面第55-56页
   ·利用芽孢杆菌基因工程技术扩大和加强芽孢杆菌在各方面的应用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8页
第二章 枯草杆菌高效表达和分泌系统的建立及mpd基因的重组分泌表达第68-116页
 第一节 以mpd为报告基因的新型启动子探针载体的构建及应用第70-8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0-74页
   ·菌株,质粒及培养基第70页
   ·酶、抗生素和化学试剂第70页
   ·大肠杆菌普通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70-71页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第71页
   ·质粒DNA的小量酶切第71页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的扩增第71页
   ·启动子探针的构建第71-72页
   ·枯草杆菌1A1基因组DNA的提取第72页
   ·枯草杆菌基因组DNA启动子文库的构建及启动子克隆第72页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酶活力单位的定义及酶活测定第72-74页
     ·酶活力单位定义第73页
     ·酶活测定原理第73页
     ·酶活测定步骤第73页
     ·酶活的计算方法第73-74页
   ·启动子片段的测序和分析第7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4-84页
   ·mpd基因片断的扩增及启动子探针的构建第74-77页
   ·枯草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和部分酶切条件的建立第77页
   ·基因组DNA启动子基因文库的构建及强启动子片断的克隆第77-80页
   ·启动子片段的序列测定及分析第80-84页
  3 讨论第84-86页
 第二节 利用枯草杆菌ytkA和ywoF基因启动子与信号肽重组表达mpd基因第86-9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6-91页
   ·菌株和质粒第86页
   ·酶和引物第86页
   ·培养基第86页
   ·枯草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86-87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第87-88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灌制第87页
     ·电泳第87页
     ·凝胶的染色及脱色第87-88页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的酶谱(Zymogram)分析第88页
   ·mpd基因的克隆及穿梭启动子探针的构建第88页
   ·穿梭表达载体pNYTM和pNYWM的构建第88页
   ·枯草杆菌1A751表达菌株的构建第88-89页
   ·穿梭载体pUBC19的构建第89页
   ·利用ytkA启动子和nprB信号肽编码序列构建分泌表达载体第89-90页
   ·枯草杆菌WB800表达菌株的构建第90页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活性检测及活力测定第90页
   ·枯草杆菌表达菌株的发酵试验第90-91页
   ·重组表达MPH的SDS-PAGE检测和酶谱分析第9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1-97页
   ·穿梭启动子探针pNW33N-mpd的构建和鉴定第91-92页
   ·穿梭表达载体pNYTM和pNYWM的构建和转化第92页
   ·枯草杆菌表达菌株甲基对硫磷水解酶表达活性的定性检测第92-93页
   ·表达菌株B.subtilis 1A751(pNYTM)和1A751(pNYWM)的发酵试验第93-94页
   ·分泌表达载体pYNMK的构建和转化第94-95页
   ·表达菌株WB800(pYNMK)的发酵试验及重组MPH分析第95-97页
  3 讨论第97-98页
 第三节 利用P_(43)启动子和NprB信号肽编码序列构建高效分泌表达载体重组表达mpd基因第98-11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8-102页
   ·菌株和质粒第98页
   ·酶和引物第98页
   ·培养基第98页
   ·P43启动子与NprB信号肽编码序列的克隆及融合第98-99页
   ·穿梭分泌表达载体pP43NMK的构建第99页
   ·表达菌株WB800(pP43NMK)的构建第99页
   ·表达菌株WB800(pP43NMK)的摇瓶发酵试验第99-100页
   ·MPH的SDS-PAGE和酶谱分析第100页
   ·重组表达MPH的分离和纯化第100-101页
     ·样品的制备和预处理第100页
     ·二乙氨基-乙基-葡萄糖凝胶A-50(DEAE-Sephadex A-50)的预处理第100页
     ·装柱第100页
     ·加样及洗脱第100-101页
     ·收集第101页
     ·洗脱曲线的绘制第101页
     ·合并与浓缩第101页
     ·A-50凝胶的再生第101页
     ·MPH的电洗脱纯化第101页
   ·重组表达MPH的鉴定第101-10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2-110页
   ·穿梭表达载体pP43NMK的构建第102-103页
   ·MPH在WB800(pP43NMK)中的重组表达和分泌第103-105页
   ·重组表达MPH的酶谱分析第105-106页
   ·重组表达MPH的纯化和鉴定第106-110页
  3 讨论第110-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第三章 短短小芽孢杆菌cwp基因强启动子的克隆及应用第116-12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16-118页
   ·菌株和质粒第116页
   ·酶和引物第116页
   ·培养基第116页
   ·短短小芽孢杆菌B15总DNA的提取第116-117页
   ·分子操作第117页
   ·细胞壁蛋白基因(cwp)启动子和信号肽编码保守序列的扩增第117页
   ·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第117页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穿梭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第117页
   ·枯草杆菌表达菌株的构建第117页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活性检测及活力测定第117页
   ·枯草杆菌WB800(pP15MK)的发酵试验第117-118页
 2 结果和分析第118-121页
   ·启动子和信号肽编码序列的扩增,克隆及分析第118页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穿梭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18-119页
   ·表达菌株甲基对硫磷水解酶表达活性的定性检测第119-120页
   ·表达菌株B.subtilis WB800(pP15MK)的发酵试验第120-121页
 3 讨论第121-122页
 4 本章小结第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4页
第四章 枯草杆菌新型通用无标记同源重组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第124-14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26-130页
   ·菌株和质粒第126-127页
   ·酶和引物第127页
   ·培养基第127页
   ·淀粉酶活性的检测第127页
   ·分子生物学操作第127-128页
   ·载体pDGIEF的构建第128页
   ·载体pDGIEF-mpd的构建第128页
   ·载体pIEFBPR的构建第128-130页
   ·载体pIEFBPR-ID的构建第130页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活性的检测第130页
 2 结果和分析第130-137页
   ·以mazF基因为反向筛选标记的同源重组载体pDGIEF的构建第130-132页
   ·MazF cassette的在枯草杆菌1A751染色体上的整合和删除第132-135页
   ·mpd基因在枯草杆菌BS752S中的整合表达第135-136页
   ·通用型同源重组整合载体的构建第136页
   ·枯草杆菌BS753S的bpr基因的in-frame删除第136-137页
 3 讨论第137页
 4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0页
第五章 pUB110衍生质粒在芽孢杆菌间的转移现象及其应用第140-15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40-142页
   ·菌株和质粒第140-141页
   ·培养基及试剂第141页
   ·枯草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141页
   ·枯草杆菌质粒的提取第141页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活性检测第141页
   ·菌株胞外蛋白酶活性的检测第141页
   ·重组质粒的转移第141-142页
 2 结果和分析第142-146页
   ·pUB110衍生质粒在枯草杆菌之间的转移第142-144页
   ·mpd基因在野生芽孢杆菌中的表达第144-146页
 3 讨论第146-148页
 4 本章小结第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50-154页
 1 全文研究内容总结、讨论与展望第150-152页
 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52-154页
附录第154-180页
 附录1 实验用培养基及分子生物学试剂第154-156页
 附录2 枯草杆菌普通化学感受态细胞制备用试剂第156页
 附录3 甲基对硫磷酶活测定所用仪器及试剂第156-157页
 附录4 相关载体序列第157-18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0-182页
致谢第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下一篇:南岭山地末次盛冰期以来古植被古气候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