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说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20页 |
·常用CPU散热方式简介 | 第10-14页 |
·热管散热器的研究与发展 | 第14-20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热管工作原理及新型CPU集成热管的新结构提出 | 第22-34页 |
·热管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 | 第23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传热分析 | 第23-24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传热极限 | 第24-26页 |
·携带极限 | 第24-25页 |
·沸腾极限 | 第25-26页 |
·干涸极限 | 第26页 |
·热虹吸管传热热阻分析 | 第26-30页 |
·新型CPU集成热管的新结构的提出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新型CPU集成热管散热器的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及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34-52页 |
·STAR-CD简介 | 第34-35页 |
·概述 | 第34-35页 |
·STAR-CD的原理 | 第35页 |
·单管扁曲型热集成热管散热器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35-45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计算区域的确定和网格的生成 | 第36-37页 |
·控制方程 | 第37-39页 |
·边界条件 | 第39页 |
·计算过程中采用的具体算法和收敛准则 | 第39-41页 |
·散热器散热量的计算和换热系数的定义 | 第41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翅片间距的选择和最佳风速的确定 | 第44-45页 |
·多管扁曲(椭圆形)热管与圆形热管的外部流场的数值模拟比较 | 第45-49页 |
·椭圆形热管与圆形热管的数值模拟 | 第45-4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两种新型CPU集成热管的结构尺寸确定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新型CPU集成热管散热器的试验研究 | 第52-66页 |
·试验系统设计 | 第52-53页 |
·试验装置 | 第53-54页 |
·测试方法 | 第54-55页 |
·测试样品制造 | 第55-56页 |
·工质选择和工质的灌注 | 第56-60页 |
·工质的选择 | 第56-58页 |
·工质的灌注 | 第58-6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新型CPU集成热管散热器的温度场测试 | 第60-61页 |
·充液量对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工质对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63页 |
·风速对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总结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