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

引言第1-13页
一、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确立的基础和依据第13-24页
 (一)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立足点——道德教育目标论第13-15页
 (二)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确立的基础——道德教育内涵论第15-19页
 (三)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确立的依据——道德教育过程论第19-24页
二、孔子道德教育方法体系及评介第24-38页
 (一) 孔子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第24-27页
 (二) 孔子道德教育的一般方法第27-31页
 (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特殊方法第31-34页
 (四)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评介第34-38页
三、孔子道德教育方法之育人理念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第38-45页
 (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孔子“以德为先”教育思想的当代延承第38-40页
 (二)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孔子“十二字”教育方针的当代要求第40-42页
 (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教师师德观的当代发扬第42-45页
四、孔子道德教育方法之德育规律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第45-52页
 (一) 知情意行,有机整合——孔子“德育过程论”的当代借鉴第45-48页
 (二) 遵循规律,尊重差异——孔子“个性差异论”的当代迪化第48-52页
五、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运用第52-61页
 (一) “愤启悱发”法的当代运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启发诱导第52-53页
 (二) “克己内省、学思结合”法的当代运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自我教育第53-55页
 (三) “诗乐熏陶、交往观摩”法的当代运用:寓教于情,注重感染教育第55-58页
 (四) “文以载道”法的当代运用:寓教于文,专业课程渗透道德教育第58-59页
 (五) “志道力行”法的当代运用:知行统一,注重道德实践第59-61页
结束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后 记第68-69页
详细摘要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血冲剂治疗肝肾阴虚型有排卵性功血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鞘层中带电粒子输运的流体力学模拟